和你一樣。
不會比你多一條胳膊或者是多一只腿。
如果真的是這樣。
劉祥看著第4道的方向,看著第3棒的位置,嘴角不會浮出了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的微笑,內心道
那就讓我看看。
是不是真的和我想的一樣“膽大包天”吧。
小添。
“set。”
第2道電子口令響了起來。
這個時候勞逸單手持棒,已經把自己的全部重心頂了起來,膝蓋也沒有再放在地上,而是開始分攤到自己的雙臂和指尖。
勞逸已經是多次頂尖大賽的種花家接力隊第一棒,他的大賽經驗讓他現在內心以及身體狀態,都是相對的平穩。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亞洲選手無法和他們一樣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正常的一大原因。
“讓我們看看第一棒勞逸的表現。”
楊劍壓低聲音說完后不到兩秒鐘,“嘭”的一聲,突然就響徹了大邱體育場。
現場的觀眾也跟著發令槍,掀起了新的歡呼。
“比賽開始”
勞逸的反應還不錯,達到了0149秒,不過決賽大家的反應速度都還不錯,尤其是米利堅接力隊,看起來他們是為了拿到銀牌,已經是有些要“鋌而走險”的意思。
因為也只有他們的啟動反應沖到了0130,這足以說明他們對于拿下銀牌的渴望。
當然同樣達到0140的隊伍還有好幾支。
比如小鷹國接力隊,就是0143。
比如特利尼達和多巴哥接力隊,同樣也達到0145上。
甚至一向反應不是特別出色的牙買加接力隊,也因為卡特站在第一棒,這里跑出了0163s的反應時間。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的反應都不會有特別多的優勢,既然大家的反應都很快,那么需要比拼,就是自身的硬實力以及臨場的發揮了。
勞逸整個人聽槍沖出后,快速登步切線。
三關節同時的按照順序發力。
從腳踝到髖,很快把力道給順了過來。
這個時候,通過長期訓練,做出來的肌肉反應,開始體現,勞逸蹬出的軀干前傾角,相當的優秀。
大概都是在3540之間。
其后第1步的軀干前傾角,在45度。
第2步的軀干前傾角,也在45,精確一點比第1步多了04。
第3步的軀干前傾角為50度。
如此一來的話,他的重心落點也都是相當的扎實,方便他快速切入彎道當中。
當然他的啟動雖然在亞洲也算是拔尖,可是放在國際上的,明顯并不算特別優秀。尤其是和這些各個國家的起跑機器來比,明顯在啟動的能力上要稍微弱上一些。
不過這沒有特別大的關系。
因為即便是這樣的啟動。
依靠勞逸穩定的發揮。
也很快占據了前三的優勢。
你比如意大利的第一棒邁克爾圖米,就因為實在是太過于年輕,國際大賽的比賽經驗并不豐富,這樣他的啟動反應雖然還不錯,達到了0153,可他反應過后的前三步啟動,你只要是經驗稍微豐富一點的專業人士就能看出來,軀干前傾角的塑造那是相當的糟糕。
這樣會很直接的讓他啟動過程中的水平分力和垂直力無法充分發揮。
而這兩個力對于彎道的切入以及后續的提速,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他這么跑,自然會在第1棒一開始就落入下成。更不要說他今年的實力也就是10秒30,這種實力放在歐洲也許還行,放在眼下的頂級大賽決賽舞臺上,硬實力也都不夠看。
法蘭西的第一棒泰迪丁瑪,倒是啟動還比較平順,只可惜他的個人硬實力實在是不夠好,因此在啟動的過程中就能看出來,實力上的差距,讓他無法躋身第一梯隊。
與其類似的還有波蘭的第1棒,賽季最好的成績只有10秒43,這你就算是發揮再平穩,你也很難一口氣沖到前面去。
爆發力就限制了你。
倒是小鷹國的第一棒老將馬爾科姆,發揮相當的穩定,緊緊跟著前面的切入也是相當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