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反對因為這完全是口說無憑的事,根本就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怎么就能說他成功率接近100呢這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只是這沒有事實擺出來讓我們相信啊。”
看到現場議論紛紛,豐樹勇這個時候把問題給了孫海瓶,道“孫指導,你是國內唯一一個跟進過這種技術改變的教練,你談談你的看法”
孫海瓶知道這種事情自己肯定避不開,因為國內除了自己有這個方面的經驗,再沒有一個人擁有了,他不說話誰說話
孫海瓶把自己身前的會議話筒打開,想了想后說道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我這里也明人不說暗話,當年我和阿祥真正下定決心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其實內心中連一成的概率都沒有想過。”
“當時甚至還會有一些幼稚的想法,覺得換腳如果不成功,大不了就換回來唄。可是現在大家在二沙島都學習過,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你換掉以后,全身又開始重新打造了一遍你的運動金字塔表現,你全身的節奏和肌肉記憶也都換了,怎么可能是你想換回來就換回來的”
“所以當年我們做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大程度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知識面不足,反而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血性。可事實是,如果一旦失敗了,那么后續整個的影響可能就是萬劫不復,我們當年恰恰是沒有這樣的覺悟,所以反倒是敢放手一搏。”
“如果你說我們現在擁有了這方面的知識,還敢不敢那么草率做決定呢我覺得恐怕會更加難以下定決心。”
“而我之前就說過了,我們這邊是短跨項目,換腳造成的平跑影響沒有那么大,但如果是換成純粹的短跑性項目,我認為其中所要涉及的變化和不可控因素以及他的難度,都要比我們做的時候大的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說要換成我會怎么想,那我肯定會說我絕對不會同意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個人也并不相信,在沒有任何經驗和借鑒的基礎上,第1次就可以擁有100的改動成功可能。”
“這里我也只能向小添說一聲抱歉,這種事情茲事體大,我也只能把我內心的想法實話實說。以供大家參考。”
蘇神看著孫海瓶略微有些歉意的眼神,他也只是微微點點頭。
因為站在人家那個認知面來看。
人家說的一點都沒錯,非常的中肯。
換成蘇神自己位于現在孫海瓶的位置上,他恐怕也會選擇這么說這么做。
“小添,我也想問一問,你為什么會對于自己有這么大的信心呢”李青接著說話道“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來,全亞洲的精英運動員第1次做這樣方面的嘗試,能夠有這樣的成功率恕我幾十年的執教生涯,也是沒有辦法想出來任何一種可能性。”
“嗯,李指導和孫指導說的都很在理,那現在作為當事人現在的主要教練團隊,蘭迪你怎么看如果要進行技術改動的話,我們是說如果,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做到”豐樹勇聽過了這一圈意見后,重新把話題帶到了現在在整個二沙島都有很大威信的蘭迪身上。
因為蘭迪是現在二沙島,作為科學性教練指導的標桿。
這方面大家還都是服氣的。
“我覺得大家說的都不錯。”
“也沒有什么大毛病。”
“但是你硬要我說,即便是能夠技改成功,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蘭迪想了想后,開口說道“我認為大概要兩年才能恢復到原有的水平上。”
“什么兩年”
“那肯定不行啊,馬上就要開始奧運會了,怎么可能有兩年的時間讓其調整呢。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技改成功的基礎上,萬一技改是失敗的呢,那個時候是不是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回來”
蘭迪這話一出,下面的人頓時是再次聲音四起。
因為這個時間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上
也無疑是有點太長了。
但這絕對是蘭迪科學性分析下的結果。
因為上一世。
蘭迪也是同樣給出的這個時間。
因此他這么說,非常的理性,也是在蘇神的意料內。
蘭迪是科學類型的教練,一切都是用科學作為說話的標準,當時他也是做過這個方面的模型,給蘇神看過。蘇神自己還記得當時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自己著著實實都是被這個時間嚇了一跳。
的確是太長了。
田徑運動員的競技時間和競技生命都是很寶貴的。
尤其是像他們這樣一種已經走在了世界級的運動員身上。
根本不可能有這么長的時間給你去做技改。
而自己上一世那是因為已經是年紀偏大了,在國內過掉了出成績的黃金時間,所以他這么說阻力會比較小,大家也權當他是最后一波。可是現在呢,他才22歲,剛剛拿下了世錦賽百米的男子冠軍。
一切正在風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