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神還有一個難關要過去。
那就是途中跑。
雖然啟動加速,好像是沒什么問題了,可他們都知道,也決賽之前問了蘭迪,蘇神現在和加特林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蘭迪很誠實就說道如果啟動加速可以搞定的話,那么最大的差距,今年對比加特林就是在途中跑上。
加特林今年的途中跑十分犀利,整個跑步的姿態,甚至是教科書級別。
蘇神自己上一世都有在東京奧運會之前,研究學習過一段時間。
可見加特林復出后的途中跑,有多給力。
蘇神自己則是因為技術改動,途中跑的實力對比之前有所下降,此消彼長,自然就顯得蘇神這里稍微“弱勢”了一些。
這也是蘭迪為什么說,關鍵是在途中跑上。
蘇神的整個實力雖然是在大幅度回暖中,可都有個過程和進度,不可能所有的技術羨慕和分段分區,一起齊頭并進。途中跑就是蘇神現在對比已經進入“五虎級”的加特林,還不夠的地方。
面對亞洲選手或者國內選手,那自然是綽綽有余。
可面對今年的加特林,這里就還不夠。
這
同樣也是加特林的團隊,他復出后的教練丹尼斯米切爾,眼下還沒有放棄的最后一個理由。
今年加特林的途中跑對比復出的頭一年,簡直是判若兩人,甚至今年加特林的途中跑對比之前巔峰的他,都可以說是
尤有勝之。
所以,如果途中跑還能追上去,也許就還有機會。
開始抬頭了,蘇神當然知道加特林要做什么,想要什么,他可是重開的人,比加特林自己可能都清楚加特林這個賽季有多少本事。
優化和突出了哪些項目。
只見蘇神身體姿勢由前傾較大逐漸減小。
在銜接階段中上體會因為下肢擺動動作的改變以及整體位移速度的加快。
逐漸由整個上體較大前傾變為胸部以下開始偏向減小。
胸部以上呈現較少的前傾的上體軀干運動姿態。
然后這一過程中上體動作外形的保持主要是在強大的腰部和腹部肌肉力量的支撐下,得以完成快速和大幅度的擺動。
如此一來,屈蹬技術也跟著越發穩定,在跑動過程中越來越運轉流暢。
屈蹬式技術因為要注重起跑后加速身體重心的保持,進而對銜接階段重心的平穩性較高的要求,蘇神利用大幅度的上體擺動,讓其上體姿態的改變來導致身體重心的改變。
這種改變從蹲姿到啟動再到較大的身體加速前傾的重心變化幅度有了較少的波動。
如果現在輸入到“冠軍模型”中,就是說重心的時間變化在重心變化曲線表上呈現出較為圓滑的現狀。
以此來匹配屈蹬式技術注重起跑后加速身體重心的保持,進而對銜接階段重心的平穩性的要求。
如此他的途中跑,也開始漸漸變得流暢,越來越穩定。
和前面幾場比賽的途中跑,各種銜接不流暢,也是今非昔比。
這技術的消化和融入速度,真是蘭迪這輩子都沒有見過的。
這十米,加特林本想要追上去一些,按他的劇本和團隊的分析,這里應該追上去一些,可現實卻是
一點都沒有追上。
即便是加特林快速切換到途中跑優化送髖模式。
自認為也做得很好很流暢了。
還是
追不上去。
為什么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這還是自己賽前備戰的那個對手嗎
加特林內心已經感覺到了不妙,可他還是咬牙堅持,并不想要放棄。
他甚至現在對于勝負都沒有那么看重了。
就是想要在這里,追一些上去。
追一些上去就行。
不然,他都不知道自己這個冬訓,到底在干些什么。
加特林其實這一槍跑得很好了,面對蘇神的黃金三步啟動節奏,也可以臨機應變頂住壓力立刻轉變,這已經不是普通運動員做得到的。加上他一直也在后面死死咬著,這都說明,他的確是個優秀的田徑高手。
只可惜
蘇神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給他機會。
進入途中跑后,最大的一個要素,這才要展開來,那就是
前側力學體系的注入。
速度起來后,進入途中跑,前側力學的表現,也會越來越明顯。
這個時候蘇神胸部及以下保持前傾姿態。
并在強大的腰腹肌力量的保證下為下肢的發力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