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想要和自己做一樣的戰術
那好啊。
就看看誰的戰術執行力更強,誰的戰場把控能力更強
這一場比賽,普通觀眾看不出所以然。
但作為已經看出端倪的人來說。
就覺得這一場比賽格外“精彩”。
七十米。
文勇毅依舊還處于領先。
八十米。
文勇毅依舊領先兩人。
估計文勇毅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都沖到80米的位置上了,竟然還能領先張培猛和勞逸。
自己的后程什么時候這么強了
當然不是他的后程突然進化。
只是旁邊的張培猛和勞逸,都在相互之間較著勁,關注著中間文勇毅的速度和位置,都是處于一種看起來沒有超過,但是又很有把握,想超過就能超過的位置上。
“這下有意思了。”趙昊煥這個時候在蘇神的提醒下,也已經是緩過神,眼神看著這兩人充滿了興趣。
八十五米。
竟然還是前面
“文勇毅他還在領跑”
楊劍也有些不會了。
不知道這個劇情會怎么發展。
這已經觸碰到了他解說經驗的空白區。
勞逸和張培猛這個時候其實精神上的消耗更甚于身體上。
這個速度對于他們來說都不算快。
可是怎么精確把控速度,讓自己在最后的時間段超過去
這才是這一槍的勝負所在。
甚至
在兩個人都看出了對手使用同樣戰術的情況下,一路上較勁至此,即便是消耗兩人處于相等的情況
可誰是勝利者。
甚至誰能夠把對手卡下去。
那可能對于他在決賽中的氣勢,就會更加有利。
氣勢這種東西,如果實力差距太大,那根本就是狐假虎威,毫無意義。但如果放在實力接近,甚至幾乎對等的選手身上
那很有可能就是勝負的關鍵。
九十米了
文勇毅還在第一
這一下子連文勇毅自己都感覺,自己這個第一是種煎熬。
你們還是趕緊來個人,把自己超過去吧。
這太磨人了。
張培猛和勞逸都有些感覺到了精神緊繃。
已經90米了,怎么做
如果再不把速度提上去,很有可能就真的會被文勇毅拿走第一,那樣
豈不是更好
直接把另外一個競爭者擠到第3位
簡直是皆大歡喜。
不過這里有個變數。
那就是如果有一個人在最后突然發力壓過了文勇毅,那如果反應慢的那一個
就直接被甩成了第三。
這兩種結果都是可以的。
只要達成目標就行。
現在就看看這兩個人。
實際操作的能力,誰能夠在這一場臨場發揮壓過誰
91米。
92米。
93米。
94米。
95米。
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提高了一些速度,但依然保持著控制力。
是想要在最后決勝負嗎
趙昊煥盯著內心道。
他也被這個另類的精彩吸引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