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預賽在他的眼中,那已經不是4年前。”
“已經是如履平地了。”
說完沒多久,電子口令就已經響起。
“各就位。”
“預備。”
嘭
槍聲一響,謝正業就輕松沖了出去,他的位置在第4道,現在以他的咖位來說,也不太可能被分配到不好的位置上。
這是他其后一個奧運周期,四年奮斗,應得的獎勵。
也是對于運動員成長的一種認同。
謝正業反應雖然不快,但以他現在的能力,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預賽上太集中精神,浪費精力。
很巧的是謝正業第一一槍對比,4年前都是0190的反應時間。而那個時候李韜和楊劍面對這樣的反應,開口都是
反應還不夠快,應該是比賽經驗不太足。
甚至一開始還有對于啟動慢了擔心,后面更不容易穩住節奏,更容易散亂的擔心。
終究還是年輕嘛。
4年過去,雖然他依然是很年輕,依然還是十幾歲,可這4年他已經在國際賽場上撈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
還基本上都是冠軍。
再配合這一次北美游回來拿下的黃種人200米紀錄,現在他再跑出這樣的反應,那解說的聲音就很自然的變成了
“謝正業反應很沉穩,他不需要反應很快,只要做好自己的節奏就行,這也是有經驗的運動員在面對預賽的一種表現。”
好嘛。
都是差不多的反應時間。
你看看得到答案卻是怎么個反差。
關鍵是,大家覺得就是這樣,連解說員自己也都這么認為。
并不覺得不和諧。
而且國內的對于預賽對于他來說真是
強度太忒低了。
他現在終于隱隱能夠明白蘇趙在國內參加比賽,面對預賽時候的感覺。
即便是有時候想提起勁。
很有可能都因為刺激不足,提不起勁來。
比如他現在就是這樣。
明明這一槍前面啟動反應都不是很興奮,以他自己的標準來看,應該是跑得比較差的啟動
可就這樣。
依然把整個后面拉開了十萬八千里。
這真不是和你開玩笑。
你要知道在原本的世界線上,2012年咱們全國前50強成績大概是多少
50強以內差不多才有資格來參加這個選拔賽。
這也不是大獎賽。
還是需要一定門檻才行。
雖然說參加預賽的人不少,但起碼也是50名左右,雖然現在只分為了三組對決,少了一組復賽,參賽人數被精簡了一些,可這也有七八組之多。
按照一組8個人。
起碼也要50名到60名才行。
即便是考慮一些人的傷病狀態,那六十幾名是跑不了了,這個都跑不到,你估計沒有機會過來參加比賽。
我說你要知道不說別的,就算我們全國第60名,成績才有多少,差不多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