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怎么延續
那就看天賦。
或者看技術。
牙買加的那一批人很明顯屬于前者。
蘇神這邊呢。
他的天賦當然現在也是世界頂級,這一副身體自己全力打造沒走任何彎路的科學化高速通道,如果還稱不上世界頂級,那就沒有什么是世界頂級了。
除非你認為除了博爾特之外的田徑圣體都不算世界頂級。
他現在的身體已經足夠和之前的五虎級運動員硬拼天賦。
絕對不會落于下風。
甚至論身體各個方面,整體短板的開發,整個身體系統的開發,他比所有人都要強。
即便這個人是博爾特。
在這種情況下,在這種身體條件下,他來走技術為主的路子,才有質的變化。
170米,180米,190米。
蘇神一邊跑一邊感覺身體給予自己技術動作帶來的反饋。
尤其是自己的身體在出現了疲勞后,在對抗疲勞程度上的技術動作優劣,以及在糖酵解系統開始占據主要功能后,前側技術應該怎么做才能保持更好的輸出。
前側力學怎么做才能更好的發揮。
這其實都是百米這個距離里面今年很難考量到的東西。
但是在200米里面。
卻可以很輕松的考察到。
這也就是他跑200米的另外一個原因。
他要在200米來檢測一下,100米里面檢測不了的東西,比如磷酸原系統退居次位后,糖酵解系統,如何良好的供應前側力學。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
他要看一看自己出現疲勞狀態下,對于前側力學的掌控,尤其是步幅率,也就是步頻的控制。
這個到底有多重要
暫且不提。
蘇神感受了這一項沖過終點的感覺。
嗯。
比想象中要好。
而且好不少。
果然
這個身體能夠帶來的技術上限。
比自己想象中要高的多。
而且200米果然是可以更好地檢驗自己的疲勞負荷管理。
別以為這是什么簡單的東西。
事實上拉爾夫曼的前側力學里面,花了好幾個大章節在說這個,你就明白,為什么蘇神這么看重這一塊。
呼
“蘇神沖過終點線。”
“成績是”
其實李韜原本心里想的是,這一槍他選擇的跑動姿態,可能跑200米就很不合適,這也許只是他的一次嘗試。
但這個嘗試應該沒有什么好結果。
所以這一項的成績應該不會太好。
他能領先其余的這些人,主要是因為其余的這些的選手實在是實力太菜了點。
而并不是蘇神這槍跑的多好。
李韜看到蘇神沖過終點線后的第一感覺是這樣。
所以在楊劍喊出壓線后的成績,他其實沒有做太多的指望。
但下一秒,當他看到右下角的這個數字時
感覺腦子像是被一個重量級拳擊手給來了一個前刺拳。
比如后手重拳那么一擊必殺。
可也差點讓他整個腦子都唱起小星星。
多少
他用這個技術,跑出了多少
不用他多想,他旁邊的楊劍已經幫他提前喊了出來“20秒20”
“竟然也是20秒20”
“順風06米每秒”
“同樣是一槍合法的好成績”
20秒20。
他用這個技術動作竟然跑出了20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