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最后的升級計劃
電視里正在播放著
歷屆奧運會,金牌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從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以來,奧運會的種種獎勵,特別是獎牌,已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在1978年奧運會章程正式制定之前,對獎牌的制作并未作出具體規定。根據1978年制定的奧運章程規定,奧運會獎牌的直徑不得小于60毫米,厚度不得小于3毫米,金、銀牌必須用純度為925的銀子制作,金牌至少要鍍金6克。
奧運會獎牌的設計和制作,歷來都由主辦城市的組委會負責,國際奧委會和國家奧委會都不參與。而奧運會上各國奪得金牌的數量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據觀察者網統計,自1896年首屆希臘雅典奧運會,截止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十大國家獲得金牌總數國家按名次分別是米國、俄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種花家、匈牙利、曰本、澳大利業,他們也將是本屆倫敦奧運會強有力的奪金候選人。
1米國代表團
金牌數930530人參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連續稱雄3屆奧運金牌榜的米國以36塊金牌輸給東道主種花家15塊之多。2012年倫敦奧運會,米國不僅期待著從種花家手中奪回金牌榜榜首地位,而且還渴望著在獎牌榜上實現“五連冠”,以維護其世界第一體育大國榮譽。但作為體育大國的米國依然是金牌獲得總數最多的國家。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930
2俄國代表團
金牌數395450人參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由于種種原因,蘇聯并沒有參加奧運會,直到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他們才第一次露面。但是,蘇聯在奧運會上的初次登場就顯露出強大的實力,在這屆奧運會上,蘇聯代表團一舉獲得22枚金牌,30枚銀牌和19枚銅牌,在金牌榜上僅次于獲得40枚金牌的米國隊,列第二位。而在獎牌上,俄國與米國的差距則僅有5枚而已,一直以來奧運會上的霸主米國,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來自于對手的壓力。
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也許還有很多的地方不適應,在隨后的幾屆奧運會中,蘇聯真正表現出了令人震撼的實力。1956年在斯德哥爾摩,蘇聯就以37枚金牌力壓米國的32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一的位置。從那以后,“美蘇爭霸”就成了奧運會上的一大固定主題,雙方把國家之間的競爭也帶到了奧運會的賽場上,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此后的幾屆奧運會,1960年羅馬,蘇聯蟬聯了金牌榜榜首;1964年米國在東京又奪回了失去兩屆的頭把交椅,并在1968年墨西哥城保持住了這個位置;1972年和1976年則又是蘇聯取得頭名。隨后美蘇兩國相互抵制了對方主辦的奧運會,競爭在1988年恢復,還是蘇聯占據上風,這一次米國甚至落到了民主德國后面,僅列金牌榜第三位。1992年,蘇聯已經解體,各加盟共和國以“獨聯體”的名義參加了這屆奧運會,他們再次在金牌上以4537壓倒米國。不過從此以后,前蘇聯的各加盟共和國開始各自獨立參賽,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國難以與米國抗衡,1996年和2000年他們兩次獲得第二名,2004年在雅典俄國則被種花家超過,排在金牌榜第三位。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395
3英國代表團
金牌數207542人參賽,英國的體育文化源遠流長,是社會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深深殖根于英國文化當中。在英國,體育口號體現為“志在參加,不在得獎”、“任何人都可能進軍體壇”,體育活動早就融入英國尋常百姓家,體育文化已成為現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只要有興趣,或稍有天分,都有可能在學校或社區的運動場館里脫穎而出,進軍體壇甚至成為名人。紳士教育,崇尚自由的傳統,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政策,讓英國孕育出風靡現代社會的體育項目,其中包括足球、欖球、板球、高爾夫球、網球、羽毛球、壁球、桌球和冰球。第30屆倫敦奧運會的大幕即將拉開,整個英國已進入了“奧運時間”。倫敦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三屆奧運會的城市,將以其深厚歷史和多元文化展現出奧運會獨特魅力。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207
4德國代表團
金牌數195389人參賽,提到德國,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在聯邦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20屆奧運會。因恐怖分子闖入奧運村殺害多名以色列運動員,本屆奧運會在歷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黑色記憶。為了舉辦奧運會,慕尼黑共投資6億多美元修建了一個體育建筑群,包括奧運村、運動場、游泳館以及新聞中心、電視大樓等。8月26日,聯邦德國總統古斯塔夫海涅曼宣布奧運會開幕。9月5日,“黑九月”成員闖入奧運村,共殺害11名以色列選手,同時5名恐怖分子和1名警察也在此次事件中身亡。這起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導致奧運會停賽一天,這在奧運會歷史上是第一次。但是,德國作為老牌的奧運參賽國,實力依然強勁。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195
5法國代表團
金牌數192356人參賽,法國是一個對體育熱情很高的國度,每年有法國網球公開賽和環法自行車賽兩大賽事在這里舉行,其余各類賽事也經常光臨這片浪漫的土地。法國與現代奧運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就是法國人。法國曾經舉辦過2屆奧運會,巴黎在1900年和1924年兩度把奧運會帶到顧拜旦的故鄉,成為第一個兩次主辦奧運會的城市。巴黎也幾乎成為2012年奧運會的舉辦地,但卻在最后時刻遺憾的輸給了倫敦,失去了成為第一個三次舉辦奧運會城市的機會。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192
6意大利代表團
金牌數190347人參賽,意大利體育運動開展的比較廣泛,意甲聯賽號稱“小世界杯”。每年在這里舉行的環意大利自行車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眾多頂尖車手。意大利參與奧運會的歷史也很久遠,1900年他們首次參賽就拿到2金2銀,此后除去1912年,他們的成績始終穩定在獎牌榜前十位。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末,意大利體育略有下滑,不過90年代以來他們又恢復了實力,96年與2000年都取得了13枚金牌的不錯成績。196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第17屆奧運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本屆奧運會參賽代表隊創紀錄地達到83個,運動員人數第一次突破5000人,可謂盛況空前。1960年8月25日,意大利首都羅馬燃起了象征和平與友誼的奧林匹克火焰。十項全能“三杰”齊聚羅馬,使冠軍爭奪達到了白熱化。本屆運動會上共76次破奧運會紀錄。
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從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數190
7種花家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