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馬克西姆·林沙。
第二道謝爾蓋·舒本科夫。
第三道戴龍.羅伯斯。
第四道劉祥。
第五道漢斯勒·帕吉門特。
第六道勒漢·福里。
第七道杰夫·波特。
第八道埃馬努埃萊·阿巴特。
看著電視機屏幕上的運動員道次,楊劍也開始了自己的解說狀態。如果放的是以前,那他肯定會很輕松解說半決賽,但是這已經不是2004年的劉祥,也不是2006年的劉祥,現在已經是2012年了。
距離雅典已經過去足足8年。
兩個奧運會的周期。
這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甚至可能是兩代人。絕大部分田徑運動員這一生中也只有一次奧運會的機會。這就是田徑運動,為什么這么殘酷,卻永遠是奧運會和綜合大型運動會絕對主角的原因。
這就是人類在身體巔峰時期能做出的極致項目表演。
這里面沒有幾乎平手。
只有勝負。
“距離上一次劉祥站在半決賽的舞臺上,已經過去了8年,我記得上一次在雅典也是我來解說,當時的劉祥還是20出頭的青春少年。現在已經馬上年近30,有時候真是不得不感慨,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賽前啊,我就聽到了一種說法,說這應該就是劉祥的最后一次奧運會,這種說法,李指導你怎么看?或者說李指導與你在國內田徑界的關系,能不能告訴我們一些小道消息?”
李韜看著正在試跑的劉祥,也感覺到莫名感慨,畢竟那可是我們在田徑奧運項目上的第1枚男子金牌。還是直道項目,其含金量更加難以估計。
也是他屏幕上的這個人。
打翻了我們種花家男子運動員,無法在奧運田徑項目上奪冠的魔咒。
一晃8年過去了。
少年也已經成為走到了自己年輕歲月的盡頭。他也做過國家隊運動員,他很清楚運動員在最后想要做些什么,想要燃燒些什么,尤其是近景鏡頭推進……
他看到了劉祥眼里堅定后,就更加確信了自己聽到的一些消息,再結合孫海瓶一直都只強調這一次奧運會,再也沒有后續的比賽計劃透露。
那很有可能。
不說是最后一次大賽。
也肯定就是最后一次奧運會。
“是的,我也認為這可能就是劉祥最后一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李韜說道:“希望這一次,他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在奧運會決賽的舞臺上,再一次證明自己。”
最后一次奧運會嗎?
這年頭不少劉祥的粉絲都是從年輕的時候陪他走過來的。10年左右的時間,人生能有幾個10年呢。
尤其是這種陪伴過來的經歷,目睹他從平平無奇,默默無聞的少年人一步步登頂最高峰,然后從山頂摔下再次重啟……
也讓陪伴他過來的粉絲感覺到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只是最后一次。
這會不會來的太快了點。
起碼他的粉絲還沒有做好接受這個的準備。但這個時候李韜的想法還有一點……
如果他真的拿到了金牌。
以國內眼下體育衙門還有上面的尿性,真的會輕易讓他就這樣從巔峰離開嗎?
肯定不會。
拿到了金牌就必須要榨干剩余的價值才行。而且你拿到了冠軍的時候就離去,那不是只種花家在這個競爭力的項目上于不顧嗎?
怎么都有話說。
所以要是真的拿到了金牌。
想要抽身而去。
恐怕也不那么簡單。
不過現在要操心的還是怎么面對這次奧運會。就梅里特這個狀態……
其實李韜已經是在心里對于劉祥擔憂起來。
面對別人不能說,可是作為專業人士心中有桿秤。
他在看到了半決賽梅里特的表現后,在那么多不利的buff堆積下,還能夠打開12秒95以內……
他只能說。
劉祥很難在決賽頂得住。
這場比賽想要拿下冠軍期望的概率,已經從他心中的三成降到了一成。
因為作為專業人士,還是要依靠專業的東西來說話,就目前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劉祥,就是不具備能和梅里特競爭的可能。光是雙槍能開13秒,這就不是劉祥具備的能力,巔峰期也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