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弱項的10米分段都沒有。
看到博爾特進入途中跑,有想要認真加速的意思,整個倫敦的現場,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就跟著歡呼起來。
博爾特這些年頭的號召力。
真不是假的。
走到哪個地方都是他的主場。
即便是在鳥巢。
不也是如此嗎?
這就是某個領域歷史頂級超級巨星的魅力。
“博爾特加速了?考驗來了,能頂住嗎?”楊劍也開始擔憂道,誰都知道博爾特的途中跑能力,天下無雙。
這怎么和他扛?
要不還是避其鋒芒,讓博爾特沖到第一去,穩住節約體能就好?
李韜和楊劍都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從來沒有在大賽上這方面贏過博爾特。
亞洲選手更不可能。
就是因為從沒有。
自然這個想法都不敢想。
畢竟是奧運會,他們也不能拿運動員4年才一次的大考作為賭注。
那樣一旦失利,對于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來說就損失太大。
可有一個人能這么做。
那就是運動員自己。
蘇神就像是料到了博爾特途中跑會緊追不舍,會朝著自己開大,他也在進入途中跑之后選擇了——
繼續硬剛!
“fuck!”
“蘇真硬啊!”
在自己的直播室,說點“f”打頭的字眼,在歐美這邊完全沒毛病,甚至還是真性的代表。實在不行做個消音唄,反正說話的自由度肯定是要比在全美直播里面大得多。
而且現在格林的頻道做得很好,自帶流量,大家也認他,根本就不需要和全美直播去合作。
蘇神也不猶豫。
各種技術招呼起來,讓自己的步頻,繼續維持超級步頻狀態。同時利用自己今年進一步突破的腿力,進一步增加下肢的協調模式。
減少下肢協調模式的不穩定性。
更加穩定的下肢協調模式,讓他的步頻維持也變得更好,和賽季初比起來,完全是判若兩人。
可光是這樣還不夠。
對手是博爾特,不是其余人。
蘇神這里繼續發揮冬訓的成果,這也是今年冬訓改動的一個重點,那就是節奏的重新打造。
也就是換腳的真正意義所在。
蘇神不斷融合技術和力學體系的同時,最需要做的一個工作就是重新給自己這副身體找到一副最合適的短跑節奏來。
這個賽季因為它在不斷的恢復,不斷的消化新的東西,不斷地把新東西實戰化,所以你可以發現他的節奏一直在變化。
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穩定下來。
這個情況直到奧運會之前,才算是差不多穩定了個大概。這樣一來,蘇神的跑動節奏,就可以進行一次重新的優化。
雖然很可能優化不了多久,明年又要重新打亂。
但這本就是運動員前進的模式。
只要前途是光明的就行。
道路曲折點無妨。
就怕道路是曲折的,到時候前途也是曲折的,那恐怕才會讓人受不了。
三十米。
抬頭的蘇神在這里把垂直沖量拉起來。
開始今早把自己的垂直力加上。
在這次冬訓的時候,蘇神就提出過一個理論,他想要把自己的垂直力精確度細化能力增加25%。
這在之前的節奏里面,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跑法的問題。
力學體系的問題。
身體能力的問題。
反倒技術體系都要排到后面去。
垂直力在現代競技體育中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尤其是前側力學體系,對于垂直力更加的看重。
如果能讓自己的垂直力精細度優化25%……
你別說25%。
就算是能優化10%都是很大的成績。
現在蘇神已經是在最后的這一周突擊里面,把自己的這個方面能力,精細度優化到了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