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在這里做了一個大膽的調整。
他調整了自己的臀部肌肉和關節配比。
因為髖關節將下肢與中軸骨鏈接,是跑步力學中的關鍵環節,這里有著多達20多條肌肉作用于球窩關節。
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它們形成最大的臀部肌肉群,作用于股骨的三個運動平面——矢狀面、額狀面和水平面,從而進行后伸,屈曲,外展,內收,內旋和外旋。
他在這里調整了自己的髖關節和矢狀面的角度。
這么做是因為……跑步主要是矢狀面運動。
髖關節伸展在很大程度上負責產生身體向前移動時所需的地面反作用力。當髖部在伸展到身體后方和早期支撐階段時,產生向下推動地面的力量,并作用到身體上,以推動另一條腿進入擺動階段。
那么他這么做的目的就很明顯了,簡單點來說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在跑道上的垂直力!
施加在地面上的垂直力是決定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只要提升了這里,張培猛整個速度,就會自然而然更上一層樓。
學了這些科學化的體系和科學化的知識后,作為運動員,自己本身的認知也會大幅度提高。當運動員的認知越來越科學化的時候,懂得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就可以在復雜的臨場發揮中,選擇眼下最為合適的技術調整。
這就是以前的亞洲運動員完全不具備的能力。
因為他們只知道跑。
為什么跑一概不清楚?
更不要說在比賽中應該根據現場的情況怎么調整自己的技戰術。那實在是太為難他們,因為連教練員都不明白,更不要說運動員。
而我們這邊又不具備西非裔的血統。
很難誕生博爾特那樣的田徑圣體。
所以這才是為什么蘇神一直強調運動員一定要用腦子跑步的原因。
身體是基礎,但是怎么把自己的身體調動起來,這需要運用你的腦子。
現在張培猛就是在主動利用這一點。
然后用臀大肌鏈接骶骨背面外側、髂骨后側和胸腰椎筋膜與髂脛束和股骨大轉子的外側。以此提高自己的矢狀面的運動能力。
蘇神看到這里,眼神放光。
就是這個。
這就是自己想要看到張培猛展現出來的東西。不僅僅只是把自己的告訴他的技術動作運用出來,不僅僅只是把身體技術提升上去。
還有在跑動過程中,應該把自己掌握的認知和科學體系知識跟自己的實戰有機結合。
這才是運動員已經達到了精英級之后,能否繼續突破的一大重點。
張培猛這里知道改變這些配合這場比賽,這些自己可沒有提前跟他說,也說不了,因為沒有誰比你自己更清楚在當下發生的情況。
需要調動什么樣的身體資源去應對。
這都是張培猛自己學習了科學體系知識之后,將其實戰運用的表現。
「張跑的不錯,很快,竟然……還沒有被布雷克和蓋伊追上?!」
「這個東方人,也很不錯啊。」
現場解說員略微停頓的話,已經體現出來了他的驚訝。在他看起來這場比賽就應該是布雷克和蓋伊的雙人戲碼,不應該再有其余的人能插手才是。
結果……
鬼知道已經跑到途中跑了,還是一個東方人處于領先?
再回想前兩組。
好像也都是東方人笑到了最后。
兩個組的第一都是東方人。
難道還要再來一個嗎?
張培猛其實在國外名氣不大,這主要是因為他在國際賽場上沒有拿到什么過硬的榮譽。在田徑賽場上,你只有真正的拿得出應榮譽,你才能獲得更多人的關注。
張培猛絕大部分成績都是在亞洲賽場上取的,在國際賽場上,也只有去年進過一次世錦賽決賽。再加上這個年代,他的pb也不是特別突出,很容易淹沒在田徑運動員的人海里。
但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自己最快的名氣提升。
那就是在奧運會這個人類最大的綜合體育競技舞臺上——
好好展示自己。
這里展示好一次。
勝過你在平常的舞臺上展示好十次。
布雷克也沒想到,這個張培猛會跑的這么好,在他看起來,印象中,亞洲人跑百米厲害的只有蘇,還有趙。
但沒想到這個家伙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