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被他們超過也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張培猛的內心并沒有太多波瀾。
反倒是因為被超過去了,可以更加專注地解決自己當下的問題。
七十米。
10米過后,準備進入最后的沖刺區。
這個時候整個場面布雷克和蓋伊肯定處于領跑狀態。第2集團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張培猛。其他人不管你是誰,都排在他的后面。
張培猛拿到這一組的第3名并不稀奇。
但第3名的成績是多少?才是大家想要知道的事情。
前面兩組已經明白了,告訴他……
你想要沖擊小q,那就需要9秒90的成績。
因此現在這一槍張培猛大家的關注點,就只剩下了他最后這一槍的成績會跑出多少來?能不能刷新自己職業生涯個人的最好成績。
八十米。
股直肌頓時拉伸,結合膝關節的屈曲以及髖關節的伸直。
這是為了讓自己在最后盡量骨盆固定。
避免沖刺區大腿直肌屈屈過度時,髂腰肌受力太多太頻繁,使得屈髖功能就會降低。
保護運動中的牽張反應,不會下滑太多。
沖刺跑,對于他這種已經改成了偏前程類型運動員,怎么在最后維持自己的速度是一個最大的難題。合理的利用牽張反應以及身體慣性,就是能夠盡量減少速度下滑的一個辦法。
勞逸一看。
整個人都差點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
這個……
這個難道不是自己冬訓期苦練的東西嗎?
張培猛,居然也開始用了嗎?
這家伙的天賦……
可能真的比自己要高啊。
那是必然的事情。
張培猛可是在舊體系下,唯一一個能夠跑到10秒的人。這個絲毫不夸張,即便是蘇神,在沒有進行換腳,沒有進行科學體系指導的情況下,也跑不到十秒整。
因此張培猛的天賦悟性以及整體的學習能力。在種花家乃至是全亞洲歷史上,都絕對不差,絕對是一流。
他既然看到了勞逸這一方面的東西,那就自然想要加以利用。
平常不太容易用出來,那是因為他這一塊的肌肉與其向前性性能不夠。
但這里為什么能做出來呢?
主要是因為。
倫敦碗的風速足夠大呀。
這一場的風速接近兩米。
足夠讓張培猛做出一些以前很難做出的動作,因為風速給他提供了額外的向前性,讓他更加容易產生垂直力。
這就是為什么他能在這里,保持一個相對來說還很不錯速度的原因。
這個時候。
張培猛的注意力依然是在自己的肌肉上。
技術動作都已經達到了他自己想要的標準,現在就需要用發動機把這些技術動作維持下去。
以往的話,他在沖刺區的時候容易犯以下幾個問題——
比如髖屈肌一直維持著一個收縮的狀態,這樣時間長了髖部后側的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就會松弛。這種前緊后松的不平衡肌力分布,會令跑步中髖關節向后伸展不夠,而向前擺腿過多。
在這種跑步姿態下,髖部始終是屈曲的,不能充分伸展,造成了腰背部、臀部的肌肉始終處于松弛、被拉長的狀態,很難收縮發力,而這一部分的力量對于向后蹬腿是不可缺少的,這就造成了蹬地無力、效率不高。
這個時候,他做了以下幾個動作。
腳掌蹬離地面后,快速提拉、屈髖、抬腿。這是為了讓臀部肌肉鏈接的髂腰肌的做好近端固定收縮,由下向上前拉力使大腿以髖為軸屈曲。這動作速度和力量十分重要,關系到步幅、步頻、和整個動作效率。
而沖刺區,身體疲勞,前程步頻類型選手尤其如此。做好了這里,會讓他整個步頻和步幅在沖刺的最后階段,維持的更加緊密。
同時膝蓋彎曲,骨盆向前旋轉,膝往上提時,腰肌會進行收縮;而腳往后搖擺時,腰肌會延展。
外加腘繩肌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