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你的特點就是在起跨的時候,能夠天然減小垂直速度,這個能力要是放在100米的平跑里面,毫無意義,甚至有負面作用,可如果放在110米欄,反倒是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因為當你起跨時如果能減小垂直速度,那就可以取得更大的騰空初速度,以及更低的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
「這就是為什么你的平跑能力不是那么出色,卻依然能夠在欄間跑中,越來越快,根本不輸這些平頭超過你一大截選手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能把這個特點發揮好,你將在途中跑,面對任何高手都不遜色。」
……
我能在起跨時減小垂直速度,取得更大的騰空初速度,以及更低的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嗎?
劉祥這一個月的特訓,其實最主要做的就是這個方面。
他要把自己的特點全力激發出來。
以便在奧運會上碰上梅里特,也能擁有自己的優勢點。
就是這樣……
唯一有個壞處。
那就是對支撐腳和落地時的腳部沖擊。
會更大。
受損也會更多。
這也就是為什么劉祥的技術特點很難在短時間之內連續打開13秒的原因。
不是,他沒有這個能力。
不是,他沒有這個技術。
單純就是他的身體撐不住。
這個技術特點給他帶來了極強的短跨天賦,可同樣也限制了他某些方面的天賦,比如說極限雙槍的能力,基于這種特點,劉祥就很難發揮出來。
而且這樣跑對于腿部的壓力也太大。
尤其是腳跟和跟腱。
其實像劉祥這種類型,如果能夠早早得到科學化的開發,那就該和蘇神彌補自己天然不足的比目魚肌一樣,從小特意注重這些方面的基礎建設。
只是很可惜……
這個年代的運動員根本什么都不懂。
甚至教練員也是一懂半懂。
不可能幫劉祥在該打好基礎的時候,做好這些天然弱項以及技術特點的彌補。
而當他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個技術對于身體的損耗。
也越來越多。
后期劉祥的各種身體傷病。
可這種技術天賦加持,很可能也不無關系。有時候回想一下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過這個時候了,劉祥不會再想這些。
他這一個月的特訓,不是在開玩笑。
極強的強度,讓他把自己這個天賦技術兌現出來的程度已經堪比他的2006年。
要不然怎么會在蘇神08年后,已經給他補了那么多基礎,還是在這里練出了問題呢?
因為劉祥實在是把這里,在這一個月的突擊集訓中,推動到了一個至高位。
這樣,雖然對于身體的負荷更大了。
可同樣面對梅里特這種高手的時候。
他也具備更加從容的能力來應對。
垂直欄面積極前伸,帶動身體保持最大前傾,過欄瞬間主動下壓,減少欄上滯留時間。
起跨腿蹬離地面后,擺動腿大腿繼續向前上方擺動直到膝關節超過欄板高度,小腿迅速前擺,腳背勾起。
在擺動腿前擺的同時,異側臂和肩也伸向欄板上方,使時超過膝,異側臂與擺動腿基本平行。
同側臂后擺,上體加大前傾,軀干與擺動腿形成銳角眼視前方。
這是劉祥在通過擺動腿技術,來調整騰空時間,讓自己把「起跨時減小垂直速度,取得更大的騰空初速度,以及更低的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這個天賦點,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這個時候,梅里特也到了身后,利用平跑能力縮小差距后。
他要和劉祥再拼一回。
還是硬剛極速。
蘇神瞇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