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更是猶如神助。
天公作美。
所以決賽……
陳娟準備放手一搏。
她想要在這里第一次。
沖擊一下獎牌。
女子奧運會百米獎牌。
這話給立雪梅都嚇了一跳。
沒辦法,奧運會女子獎牌這個跨度實在是太高了。整個奧運會的百米歷史上,亞洲人從來都沒有想過。
大家以前想的最多的就是進入決賽。
再往上面想。
已經是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但現在呢?
陳娟認為這對于自己已經有了意義。
這一次倫敦的蘇神讓她徹底明白了蘇神的用意,既然這么好的機會,也就是倫敦碗的場館,具備這樣的大風場,下一次ow大賽能有這樣的機會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因此陳娟在這里提出了這個想法。
按照最開始團隊的想法是先想辦法能夠進入前五,因為奧運會前5名就是另外一個層次,如果能沖到第四,那就是最好了。
在奧運會歷史上,前八的名次,你每想提升一名,那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
甚至需要好幾代人去完成。
比如陳娟現在做到的這些成績,多次進入世錦賽的決賽,首次進入奧運會女子百米的決賽,就已經是無數亞洲女運動員中其一生追逐的夢想了。
想要超越,很可能又需要幾代人的積累。
但是……
陳娟覺得自己還年輕。
不想這么快就給自己定性。
雖然絕大部分都告訴她,她已經創造了歷史,可她總感覺蘇神卻在說——
這還不到你停下的時候。
你還有繼續前進的空間。
當然她沒有和立雪梅說,自己這個事情其實已經偷偷和蘇神商量過。
也正是因為后者表示贊許和點頭。
這才給了陳娟莫大的勇氣和動力。
因為在陳娟看來。
只要能夠得到蘇神的認可。
那就已經是具備了可能性。
從小到大這么多年的比賽經驗,早就已經讓她對于蘇神的話言聽計從。
蘇神的話,在她看來現在就堪比“福靈劑”。
讓她整個人對于自己爭奪獎牌,這種聽起來一下子就完成三級跳的想法,無形中多了很多的底氣。
“你這么想可以,但是不要公開說出來。”立雪梅建議道:“因為太多人容易對運動員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而一旦你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他們就會從狂熱轉化為失望,到時候沒有落井下石都是好的。”
“用你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旦沒有達到期望,一場比賽就能夠粉轉黑。”
這話陳娟沒有拒絕。
蘇神和小團隊里面的人很早就科普過網絡時代的各種潛規則,這在電腦橫行的21世紀初前10年,蘇神就已經把這種意識灌注到他們的腦袋里。
因此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