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蘇神考慮的東西。
尤其是重開之后,雖然他更多還是走自己經驗里面的“快車道”,畢竟他的目標和野心,沒有多少時間給他浪費。但這些原本的弱項肌肉,比如比目魚肌,就已經成了強項,比如髖部的位移負荷強度,髖部的承載能力,髖部的靈活度,都因為從小就科學開發,成了巨大的助力。
那么,現在只是需要將其兌現出來就行。
這些天賦,才是自己把上一世的“快車道經驗”用盡后。
走出新道路的倚仗。
蘇神才會在今年大幅度技改和換腳后,感覺到和上一世完全不同的東西。
因為啊。
上一世。
他走到這里。
就已經是走到了盡頭。
因為身體開發度的原因,前面已經要沒有路了。
但是現在呢?
他按照這么來,明顯感覺到,還有路,甚至這遠遠不是自己的極限。
蘭迪說向蓋伊一樣很難,沒有所謂的天賦,根本不可能,你把蛋蛋扯爛了都沒有用。
當時蘇神的回答是——不試試你怎么知道,我會不會扯到呢。
因為這副身體換腳后給他的潛力感,比想象中更好。
如果我可以把加速區起來的速度更多遷移影響到途中跑和極速區。
我的前程,應該還有潛力可挖。
當時或許只是玩笑,蘭迪也沒有當真,畢竟有些人的天賦,就是無可比擬。
挑戰天賦論,目前來說,還是“田徑界很扯淡”“很玄乎”的事情。
但蘇神已經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并且還是和以前一樣,主動拿自己作為“數據”和“試驗品”來做實驗。沒辦法這方面的運動試驗,除了他沒有人可以做到,人家愿意都沒有用。
只能是他能者多勞。
所以蘇神這里做出了以下的改變:
胸口和腹部都保持前傾。
并以強有力的腰部和腹部力量為保障,為下半身的發力提供了一個支點,也為身體軀干準備一個上下輸送能量的通道。
做好了這些之后,讓力線和能量通道都暢通后,蘇神立刻抬腿,準備破局。
為什么蘭迪說前側力學加入后,他現在的身體,已經有些不平衡?
為什么前面三十米太快了,導致現在進入途中跑的速度也更快,本該是好事,可反倒是讓原本平衡維持的步幅就很容易出現下落質心點偏前,重心容易前后波動?
蘭迪的建議是從髖部和腳踝入手。
但只是一個設想,具體怎么做,蘭迪現在自己都還需要研究和調研。
好在。
這是重開的蘇神。
他只需要蘭迪給他提出問題就行。
剩下這一世,他自己給自己來解決。
怎么做?
蘇神這里使髖關節旋內旋前的幅度開始增加。
送髖為高抬腿動作創造有利條件,而擺動腿上擺的加速運動所產生的慣性力則直接作用于支撐腿而有助于增加后蹬力量和縮小后蹬角。
身體重心的騰起角隨之減小。
后蹬角減小,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就增大。
這就夠了嗎?當然不夠。
在擺動腿積極前擺的配合下,支撐腿在扒地后便開始積極地伸展髖關節,在著地前及整個支撐過程,支撐腿的伸展是一個連續發力的過程,盡可能拿到“髖部緩沖”。
這是讓自己在。在支撐過程中,無論支撐腿還是擺動腿,其大腿運動過程均呈加速減速狀態。
用良好的“送髖”技術可使剪絞速度變快,使身體的位移速度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