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受器,就是這么做的鑰匙。
開開開開。
蘇神這次點燃的明顯比之前要多得多,這說明他的身體強度更高了,也對於各個部位的本體感受器,掌控更加自如。
鬼知道為了做到這一步,他經歷了什么?
隨著一個個的點亮。
蘇神的身體里面,就像是變成了螢火蟲,又像是化為了滿天星,他的身體就是飽含這些本體感受器的小宇宙。
藉助"主體感受器"的開啟,蘇神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肌肉的緊張與壓迫,進而感應到自己的關節拉伸幅度,並將這種感應到的信息轉化為神經衝動,傳遞給皮層的軀干運動中樞。
這樣,就可以實現對骨骼肌運動的調節。
讓使用者能夠更好的感受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姿勢,自己的動作。
"本體感覺器"的打開,並沒有增加你的體能或者體質,但是多了一個"體內懸掛裝置"之后,"身體這輛汽車"的各個受力機制也就迎刃而解了,它的功能就是將車輪與車架之間的作用力、扭矩傳遞給車架,並且在任何路面上都起到一定的緩衝效果,讓"身體這輛車"能夠更加平穩跑下去。
利用本體感覺,蘇神連接上了開始逐步解開肌肉的封印。
首先是肌梭這個本體感覺器。
梭內纖維、梭外纖維、感覺神經纖維都開始深度激活。
肌梭開始被通電,激活。
其后是腱梭。
兩個本體感覺器,一個管肌肉伸縮長度,一個管肌肉收縮張力。
現在都被解開限制。
人原本被保護起來那一部分能量,備用電源,開始被調動。
還不僅是這樣,為了要做到后面的這個事情。
蘇神閒下來不得。
這還是只是他激活的第一步,這一次他要做的事情,光是解開第一層的本體感受器,怕是還不夠。
即便是他現在,已經是身體里面,能量波濤洶涌。
眼睛都要冒出火來。
本體感受一共分為三個級別:
一級管理的神經感覺傳輸速度為2030毫秒,也就是現在蘇神解開的,分布在肌肉、關節骨、筋膜里面。
其周圍突分布於肌、腱、關節等處本體覺感受器和皮膚的精細觸覺感受器。
而第二級本體感覺將會更加深入,不僅僅只限於肌肉筋膜關節上。
已經開始延伸到了胞體在薄、楔束核內,由此二核發出的纖維向前繞過中央灰質的腹側,在中線上與對側的交叉,稱內側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纖維呈前后排列行於延髓中線兩側、錐體束的背方,再轉折向上,稱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在腦橋居被蓋的前緣,在中腦被蓋則居紅核的外側,最后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后外側核。
到了這個地步,本體感覺運動的信號傳輸速度,將會變成50毫秒。
如果到了第三層,那就會變成100毫秒。
不過這個階段,蘇神目前根本還無法運用,一點感覺都找不到,恐怕還是科學發展的水平跟不上,生產力匹配不上生產關係。
如果說上面的第一級管理,是相對低級的管理,也叫做條件反射運動模式運動管理。
那么第二個基本的本體感受,就到了中級階段,來自於小腦前庭。
這個時候就不再僅僅只是肌肉和負重了。
已經到了一個更高的程度上。
能夠刺激到小腦的話,你會獲得比平常搞得多的平衡度。
小腦是干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可以得出基本答案維持身體平衡。
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事情,其后就是第二點,還有個整合神經衝動的作用。
不談后面,就說第一個,你就可以感覺到你的身體,出乎預料的穩當。
即便是你走在修長的水管上,也不會波動,穩如泰山。
如果是80年廠里長大的,肯定都會有踩水管這種小游戲,大家一起約著在常常的鐵管上走,看誰不掉下去。有時候,玩多了,某一天你或許會感覺自己
有如神助。
穩得好像在上面可以跑起來。
這種感覺,就是你偶然激發了自己的小腦,打開了你的本體感受第二層管理模式。
但沒有經過訓練,很快你就會掉出這個狀態,然后怎么都找不到那個感覺。
這種情況,走鋼絲訓練等等,也會更多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