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說句難聽的。
那是因為自己的名氣和名望才過來貼著的妹子。
估計也要轉身離開。
尋找下一個更有名望和名氣的人。
這些人離不離開,其實博爾特都不在意,反正他也知道這只是逢場作戲,大家各取所需,只要能夠快樂快樂開心開心就足夠了。
但這有個前提條件。
是自己玩膩了。
是自己想要和她們分開。
而不是現在這樣人家主動看不上自己選擇離去,那結果看起來是一樣,可對于博爾特的個人體驗來說卻是兩碼事。
多種因素的結合使得博爾特有些怒火中燒。
他在這里又發了一份力。
這次總算是把迪克斯甩開了些。
迪克斯看到博爾特在這里這么發力,他也沒有想要繼續再跟,畢竟這的的確確只是一場預賽,他也只是博爾特現在的狀態和實力。
因為……
誰叫你博爾特100米的時候被別人干掉了呢。
那這就怪不得人了。
當王者不敗金身被打破,總有些人會窺探著試探試探,看看你還有幾分底色。
這就是任何一個行業的情況。
要不然你就無敵于天下,那這樣無敵的氣息就能夠震懾住所有人。
要不然你就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當你的無敵金身被破自然會吸引無數的人蠢蠢欲動,想要試探一二。
而眼前的這一幕。
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到博爾特的變化。
不再是無敵的他了。
已經可以被接近。
甚至是挑戰了。
這可能也是博爾特自己沒想到的一個惱怒。
作為王者,他已經無法依靠王霸之氣征服四方。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敢站出來正面面對自己。
這對于觀眾們來說當然是樂得其成。
但是對于他自己來說,就沒那么好的體驗。
“博爾特啟動就領先,如果沒有意外,他會像以往一樣正常的沖出去,沒有能跟……”
“不,迪克斯跟住了他并沒有被甩開。”
“博爾特速度快了幾分,還是沒有甩開掉?難道今年200米博爾特也會遭到挑戰嗎?”
這解說真會說。
句句戳到了痛點。
博爾特在彎道極速爆發后,沒有再給迪克斯,瞬間把速度就加起來,一波帶走了比賽。
周兵這邊,也拿出了自己多次參加o大賽的經驗,他知道自己的前面不占優勢,也沒有著急在前面發力,反而是維持住自己的彎道在中流水平,進入大直道再開始發力。
“博爾特一騎絕塵,甩開了迪克斯。”
“現在看看周兵的,周兵在進入了直道之后開始了自己的提速。”
“他目前在第6位。”
“速度加起來,連續超越諾亞和亞歷克斯,他現在處于第四位。”
“還有最后50米,他的速度一點一點接近了前面的巴西選手。”
雖然巴西選手阿爾德米爾·朱尼爾上個月才剛剛滿20歲,今年也出現了一個接近07秒的跳躍式提升,但是……
到底還是太嫩了點。
他在奧運會的會場上顯然有些緊張,沒有辦法拿出巴錦賽20秒三3x的水平。
周兵也看出了這個問題。
這家伙的模樣,讓他想起了自己第1次參加奧運會時候的場景。
那個時候周兵是青澀的。
因為緊張,因為不自信,其實第1槍有很多技術動作,現在回看都發揮的不合格。
他是過來人,他知道對于一個92年的年輕選手來說,奧運會意味著什么?
這里他竟然就是平穩的跑著,一點一點給予前面阿爾德米爾·朱尼爾壓力。
其實速度也沒有提得特別快,但因為身后一直有人跟著……
阿爾德米爾·朱尼爾在最后幾十米顯得有些急了。
節奏一個沒有控制好。
速度和慣性都開始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