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特可能在08年徹底大成之后。
就沒有想過。
自己會在跑道上出現不自信的情況。
即便是他自己也很清楚牙買加跑法,在150米之后出現的弊端。
可那又怎么樣呢?
反正沒有人在前面可以頂住自己的沖擊,甚至自己已經沒有那么強勢的后面,也都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博爾特領域」。
甚至是即便最后50米。
自己各項身體機能都下滑了。
速度和步頻都明顯開始下坡。
但面對那些曾經的奧運會名將獎牌得主甚至是金牌得主的時候……
依然會讓他們無法趕上。
甚至這些人都會對于自己最后的50米進行天花亂墜的吹捧。
正是這種長此以往的絕對無敵造就了博爾特的無敵自信。
但同樣的所謂無敵也會有兩個面。
放在短跑里面,可以讓你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放松程度。
但也同樣會讓你的自律以及態度,出現松懈,出現同樣的放松。
博爾特就因為這樣,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強化自己最后的50米。
這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問題。
因為他實在是跑得太快了,再加上他又是一個很容易情緒化,不是那么自律的運動員,這就導致米爾斯在訓練他的時候不得不根據他的個人特點,尤其是個人的精神特點來制定訓練計劃。
放在博爾特極致巔峰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他想要偷懶,一是為了節約自己的身體機能。同樣他也能讓自己的精神放松度達到一個高度,只要能夠出成績……
反正對于米爾斯來說都一樣。
他不想要加強,不想要更多的痛苦,那就算了。
反正米爾斯也認為沒有人能追得上他。
這真是米爾斯自己當年的想法。
既然他的最弱點。
在別人那里都是最強點。
那自己還對他吹毛求疵,是不是反倒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呢?
米爾斯是一個很照顧運動員情緒的主教練。不然也不會得到博爾特的青睞。
所以兩個人都很有默契。
沒有在這個地方過度糾纏。
米爾斯也只需要博爾特完成自己布置的訓練任務,維持他的巔峰狀態就行了。博爾特看到米爾斯也沒有和以前的教練那樣瘋狂的壓榨自己,不給自己一點私人空間和私生活。
感覺到滿意。
這個情況一直到去年的布魯塞爾。
才突然被打破。
你要說大邱世錦賽搶跑。
那其實最多對于博爾特來講就是一個失誤而已,控制好自己的心態,他覺得自己的實力沒有任何問題。
只要自己還在跑道上順利的出去。
那就沒有任何人能擊敗自己。
但是在布魯塞爾。
等布雷克跑出了驚世駭俗的19.20+后。
尤其是他的純跑動時間,甚至超過了自己,博爾特這才真正的第1次感覺到了危機。
雖然他嘴里不說,他就是個死要面子的人,可是他的內心早就已經把布雷克后段的數據,看了個滾瓜爛熟。
就像是當年他看蘇神的前程。
竟然有人能把自己的后塵跑到這么恐怖的地步?
要知道博爾特自己最好的一次200米后程,其實也都不如今年原本時間線上才跑出了19.40+的布雷克。
你想想看布雷克到底后面有多強?
如
果兩個人跑出同樣的分段或者是接近的分段呢?
那博爾特還能在大直道上占據優勢?
還能夠在最后50米依然保持他那種天下無敵的自信嗎?
不行。
博爾特他現在已經很清楚自己的后面根本和布雷克沒法比,他不服氣也沒辦法。
當布雷克成績已經快接近他的時候,他再也沒有辦法用硬實力去壓服對手。
現在輪到他接受挑戰了。
這種感覺真是。
似曾相識。
好像就在幾天前。
他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那一種極致無比的前程,讓自己一下子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壓迫力。
是這一次。
是出現在了后程。
這給博爾特的感覺甚至比前程追不上更讓他難受。
你不要忘記了。
博爾特這邊從出道開始就是以后程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