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困難。
畢竟前面的差距有點大,而且哥倫比亞的交接也沒什么問題。
但終究沒有那么容易,并不是韋勇麗跑不過哥倫比亞的第3棒,單純只是因為,前面兩棒累積劣勢太大。
她只能追這么多上去。
再加上彎道太靠內,也影響了韋勇麗的一定程度發揮,不然的話,如果她放在一個比較寬松的彎道上,這一下肯定就給追上了。
可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沒追上。
但差距進一步縮小了。
韋勇麗最后的信念讓她下彎道跑得十分有勁,這也變相讓陳娟的壓力更小。
至于三四棒交接。
雖然哥倫比亞交接的極其流暢,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你架不住韋勇麗和陳娟兩人交接……
更加出色。
和前面種花家隊的兩棒交接完全不同。
她們兩個人的交接就像是到了另外一個層次。
又默契又迅速,絲毫不拖泥帶水。
是下壓式交接。
相比前兩棒采取的立棒式交接,更加的強勁,更加的可以增加交接的有效距離。
而且她們這個下壓式交接,可是蘇神改造過的未來版本去除了下壓式七宗罪的下壓式交接。
效果自然,別人普通使用的下壓式沒法比。
反正就陳娟看起來。
簡直全是優點。
這么一來。
我們在交接的時候就迅速甩開了哥倫比亞,一下子就挺進了第五的位置。
從倒數第一名換到第五。
這就是一個強力隊友帶來的“安全感”。
不然換成以前。
陳娟拿到接力棒的時候。
就已經是看不到對方的人影了。
幾乎所有強隊都可以把她輕松甩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幾十米。
就以前的水平,動不動44秒開外,人家輕松領先你個兩秒,那不就是幾十米嗎?
這樣的差距,陳娟拿到接力棒后,即便是她再窮追不舍,也更像是一種早已注定結局的壯烈。
根本不可能追得上。
甚至有時候她自己拿到接力棒,看到這個差距,自己心中都泄氣。
幾十米,都是職業運動員,怎么追?
你以為是校運會呢?
可現在。
拿到接力棒后。
因為韋勇麗的成長和努力。
終于在拿到接力棒后,感覺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終于能夠,真正的跑一把第四棒了。
雖然大家看起來我們都還落后這么多,很多國內田徑迷都沒什么信心了。
但對于以前動不動拿到第4棒就落后幾十米的人來說……
現在這情況。
反倒是讓其……
信心倍增。
就像是籃球里面一直是面對多人包夾的選手,突然一下只有兩個人包夾了……
那在別人看起來的噩夢模式。
在他們自己看來。
反倒是輕松多了。
反倒子一下子充滿了機會。
ps:第一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