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碗現場。
男子4x100米即將開始。
和女子的觀感。
不同的是。
看男子預賽的時候,不管是解說員還是田徑迷,心中都是十分的輕快。
這已經不是08年之前了。
蘇神這一批人通過無數次洲際比賽,國際比賽國際大賽取得的成績,已經讓國內田徑迷在心中認定了,咱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接力隊伍之一。
以前那種獎牌都不敢想,看預賽都緊張的時代,已經是一去不復返。
“onyourarks。”
“set。”
在運動員都開始提臀蓄力后,秒鐘滴答滴答地走過了幾下。只見他們絕大部分緊繃著肌肉,額頭青筋暴起,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
為什么要說絕大部分呢?
因為里面還有幾個隊伍,就完全沒緊張,表情是比較松弛的。
誒。
松弛感這個詞用在這里倒是正好。
比如說牙買加隊的第1棒,內斯塔卡特整個表情就很放松,根本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的緊迫感。
也對。
作為牙買加隊的第1棒,他不僅大賽經驗豐富,也有足夠的隊友幫自己托底。
再說他也有自信,全世界的第1棒能跑得過自己的能有幾個?
因此根本就不用預賽著急忙慌。
要是可以的話,他真想現在嘴里嚼個口香糖。
那才是逼格滿滿。
而同樣的還有不怎么緊張的是我們種花家的第1棒。
勞逸。
勞逸今年雖然喪失了跑100米單項的機會,但是他也是以毫厘之爭被張培猛刷下來的。也就是他的個人實力,今年和張培猛不相上下。
再加上沒有跑100米單項。
他現在整個身體都躍躍欲試。
這已經不是0807年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緊迫感現在已經是在預賽,完全不存在。和內斯塔.卡特類似,勞逸也對自己的實力在預賽突圍極有信心,而且他也對于后面的隊友能不能兜底極有信心。
那還說什么呢。
這么多大賽的磨練。
勞逸整個人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堅實可靠的第一棒。
就在其余人緊張到令人窒息的時刻,“嘭”的一聲,電子槍響。
聲音尖銳而急促,仿佛要劃破長空。
接著就是全場的沸騰之音開始躁動。
倫敦碗的觀眾們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
歡呼聲、加油聲瞬間爆發。
他們有的站起身來,揮舞著手中的彩旗;有的則激動得滿臉通紅,聲嘶力竭地吶喊。
這就是短跑比賽的魅力。
沒有什么高潮和低潮的區別。
從槍響的那一瞬間開始。
就要求你整個人的集中力。
就達到最大。
這也是田徑比賽和其余比賽最大的不同。
而此刻,電視機里也傳來了楊劍的高聲怒吼——
“比賽開始!”
他的聲音充滿激情。
好似能穿透屏幕,將這激烈的氛圍傳遞到每一個觀眾的心中。
這么多年的田徑解說,讓種花家田徑隊在不斷成長的同時,作為田徑解說一哥的楊劍,又何嘗不是跟著田徑隊一同成長呢?
這里已經不是雅典了。
一個國內田徑迷都對于他的聲音。
再熟悉不過。
大型比賽沒有他的解說,仿佛總是感覺一道美味喪失了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