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么多年的數據研究,我們的實驗室已經總結出來了一套基本的模型,只是現在還沒有實力進行一個確切的推斷。」
「在到了一定程度后,精英運動員不能只做加法,也要學會做減法。」
「做減法?」蘭迪疑惑道:「做什么減法?」
「減掉非專項肌肉,給身體減負的同時,也給未來流出更多空間來增加專項肌肉的空間。」
「怎么做?原因呢?」蘭迪繼續問道,到了他這個水平,不問清楚是不可能的事情。
需要了解根底。
不會像是普通人,被說幾句就夠了。
你想要改變一個大師的想法。
你就需要更高級的理由去說服他。
「第一是可以降低身體負擔,較輕
的體重意味著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身體需要克服的重力和慣性相對較小。尤其是上半身的一些多余體重減輕后,整體身體的質量減少,在加速和保持高速奔跑時,身體的負擔減輕,能夠更輕松地達到更高的速度。」
「我們都知道例如,當運動員的體重減少幾公斤時,每一步所需要推動的重量就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腿部肌肉在相同的力量輸出下能夠產生更大的加速度。如果換算成垂直力,那就是每上升1.5千克,每一步都需要多消耗2%的垂直力,換算成換算成四十幾步,消耗就更大了,更難難以維持。」
「第二提升動作效率,更輕的身體可以讓運動員的動作更加靈活、敏捷。短跑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快速地擺動雙臂、邁動雙腿,較輕的上半身有助于減少上肢擺動的慣性,使擺臂動作更加輕快、協調,從而更好地配合腿部動作,提高整體的跑步效率。」
「比如,較輕的上半身可以讓運動員在擺臂時更快地改變方向,減少能量的浪費,將更多的能量用于推動身體向前。維持更多的向前性,不會在維持向前上就消耗掉太多的能量,我們現在應該都知道,每一個技術動作的輸出都是消耗你的總體能量的。總體能量消耗的越少,那你在極致速度上能夠做出的,變化就越多。不然你已經把能量消耗完了,你什么動作都做不了了,想做什么也有心無力。」
「第三降低比賽中的能量需求,體重的減輕意味著在比賽中身體消耗的能量相對減少。短跑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對能量的需求非常大。通過減輕體重,運動員可以在相同的能量儲備下維持更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或者在相同的運動強度下減少能量的消耗,從而更好地保持體力和速度,在比賽后期也能有更好的表現。」
「以一場100米短跑比賽為例,體重較輕的運動員可能在比賽中消耗的能量比體重較重的運動員少5%-10%,這在激烈的競爭中可能會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第四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減輕體重后,身體的能量利用效率也會有所提高。身體不需要花費過多的能量來移動較重的身體部分,而是可以將更多的能量集中用于推動身體向前和維持高速奔跑。這使得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能量儲備,發揮出最佳水平。」
「第五從生物力學分析,轉動慣量是描述物體繞軸轉動慣性的物理量。對于短跑運動員來說,上半身的質量分布會影響整體的轉動慣量。當運動員減輕上半身體重時,身體的轉動慣量減小。根據轉動慣量公式,其中表示轉動慣量,表示質量,表示到轉軸的距離,質量的減小會直接導致轉動慣量降低,也就是說還能降低轉動慣量。」
「例如我的上半身初始質量為,重心到身體縱軸的距離為,轉動慣量為。通過減重,上半身質量減少了,此時新的轉動慣量,明顯小于。較小的轉動慣量使得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更容易改變身體的姿態和方向,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從而有助于提高速度。」
「第六減少地面反作用力的負擔,短跑過程中,運動員的腳與地面接觸時會產生地面反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這個力的大小與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相等。體重越大,地面反作用力就越大,這對運動員的肌肉、骨骼和關節帶來更大的壓力。」
「根據我們實驗室相關研究表明,每增加1公斤體重,地面反作用力大約會增加10n左右。如果一名短跑運動員在比賽前成功減掉5公斤上半身體重,那么在跑步過程中,每一步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將減少約50n。這不僅減輕了肌肉和關節的負擔,降低了受傷風險,還能讓運動員更輕松地加速和保持高速奔跑。」
「第七從能量代謝角度還能提高功率體重比,功率體重比是衡量運動員體能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它表示單位體重所具有的功率輸出。在短跑中,功率體重比越高,運動員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輸出的能量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
「功率體重比=功率÷體重。如果一名短跑運動員的最大功率輸出為p,初始體重為?,則初始功率體重比為p/?。通過減重,體重變為?(?...」
蘭迪:……
你在玩我是吧?
說你來了個粗略研究。
結果你給我整個這么詳細的分析報告。
「等等等等,你說的這些,我怎么以前沒有聽到過?」
蘭迪都要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大師級別的田徑教練了。
「沒聽見過,很正常,亨廷頓。」蘇神言語里面帶著淡淡的自信:「你現在聽過就行了。」
「而且我有預感,未來10年這套理論很快就在全球短跑界盛行起來。」
「我這里只說了一部分,還有很多諸如優化擺臂,增強腿部爆發,優化能量儲備,減少慣性等等。」蘇神道:「這些都是優點。」
「這么多優點,我都懷疑是不是一套成套的理論了。我需要時間來吸收和消化,你把這些東西打印好給我吧蘇。」蘭迪感覺來了二沙島之后不是做教練的,有時候更像是過來進修和學習。
說的沒錯,就是進修和學習。
他感覺每一次冬訓自己都能學到新東西。
都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