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作為年輕選手,還是需要在鉆石聯賽的舞臺上累積經驗,爭取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績什么的先不要多想。”
這話說的好像在理。
但其實你想想看,同樣年紀的劉祥,這個時候都已經是奧運會冠軍了。甚至應該說那個時候的劉祥比他還要小一歲。
在運動場上。
90后。
已經不再是什么特別稚嫩特別小的小將。
最早的一批已經23歲。
只是說因為出成績出的晚,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劉祥那樣的超級天才,才會給人一種還很年輕的感覺。
幾乎所有人都是這么告訴他的。
你還年輕,上場的時候能累積經驗就夠了。包括孫海瓶也這么說,希望他不要壓力太大,好好表現就行,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比你強,你不要有什么負擔。
這話聽起來當然很憋屈。
可你又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第六道米國選手瑞安·威爾遜,個人pb13.02s。
第七道梅里特世界紀錄保持者12.80s。
第八道大石,石東鵬,巔峰年紀也是一名悍將,這個時間線上可不僅僅只有一次進入過世錦賽決賽。只可惜他現在也已經年紀大了,傷病加身,現在還在跑,那都是因為上面的需要。
競爭力已經幾乎沒有了。
第九道南非選手利漢·福里,個人最佳13.24,也是和謝文君一般。
在去年的奧運年創造。
都介紹完畢后。
你就知道為啥沒有幾個人看好謝文君。
你就知道為什么就連孫海瓶,也都只是鼓勵他好好跑,輕松跑放松跑,不要多想。
就是因為這所有人里面。
最差的一個pb都是和他相等。
其余的都超過他不少。
這一場還有梅里特這個世界紀錄保持者在……
這誰還敢多想什么呢?
沒有跑最后一名就不錯了。
謝文君雖然今年突破不少,可又有幾個人能像劉祥一樣在訓練中把比賽狀態發揮出來,甚至發揮更好呢?
絕大部分人訓練里的成績。
都發揮不出來。
這才是常態。
劉祥剛剛退下,孫海瓶就像是有一部分魂都跟著走了。反正直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心思也沒有那么多放在謝文君身上。
當然有落差。
劉祥在的時候,他研究的對手,那都是世界最強的名將。
現在居然要為了不拿最后一名而努力。
多少積極性也需要重新調整。
大家都是普通人,需要一個過程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