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說的很關鍵。
砰砰砰。
謝文君也沒想到自己這么容易就把波特超了,這可是阿美麗卡選手,去年更是刷到了13.08,沖到了13.0x之內。
這樣的成績,普通人是沒法跑到。
謝文君即便是知道自己冬訓效果還不錯,可你要說可以進步到這個水平,他自己也不信。
所以他沒想過自己能贏的。
砰砰砰。
第六個欄過去。
謝文俊這個時候的前面,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前全美紀錄保持者,大衛.奧利弗。
奧利弗……
這人。
我能贏?
可是……
真的差距不是特別遠誒。
比賽之前,你要是說謝文君能不能覺得自己能贏奧利弗?那肯定,他自己都不會給你這個答案。
兩人的咖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可比到了這里。
就是發現,奧利弗近在眼前。
那不追的話。
好像又有一些浪費。
謝文俊只能盡可能把自己訓練的提拉式跨欄,好好做好。
這就是自己這些年訓練的跨欄新模式。
“提拉式”短跨,特點之一就是剪絞動作流暢。
謝文君這一欄起跨腿蹬地結束后,擺動腿迅速向欄攻擺,在空中與下壓的擺動腿形成協調有力的剪絞動作。
雖然不如劉祥起跨腿和擺動腿的配合那么默契,動作流暢自然。
也增加了些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砰砰砰。
近了。
更近了。
“謝文君逼近奧利弗!他能反殺嗎?”
劉祥則是目光盯著,更多在期待謝文君把技術環環節做好。
因為只有做好了技術環節。
他才有反超。
否則奧利弗可不是吃素的。
就算是出現了下滑,年紀大了,那也是經驗豐富,瘦死駱駝比馬大。
砰砰砰。
謝文君又一起跨。
只見他起跨時,異側臂配合擺動腿的抬膝作屈肘前上擺。
隨著擺動腿伸展小腿和折體動作,前臂向擺動腿伸出,另一臂屈肘向后擺動,使肩髖的橫軸作相向運動。
他就在這里幾乎追平了大衛.奧利弗。
不。
不止是追平。
他剛剛做的這些,無形中加大蹬地力量和分腿角度。
加快了人體向前移動的速度。
同時也為后續欄間跑創造了有利條件。
奧利弗在過欄的時候,一直有重心過高,容易踢欄的問題。
年輕還好。
現在不么年輕了,之前沒有打磨好的技術,就通通變成了漏洞點。
在他身上一個一個開花。
攔都攔不住。
不是說重心高就不好,如果你壓得住,高重心有高重心的好處。
因為跨欄和短跑不同。
運動員在起跨攻欄時如果保持較高的身體重心,就可以使身體能夠沿著距地面較高的“平直軌跡”迅速向前移動。
這樣有利于減少過欄時的阻力。
提高過欄速度。
并且為欄間跑的銜接創造良好條件。
說到這里典型的人是誰,相信你已經明白,是的,我國的著名運動員劉祥就是個中典型。劉祥在跨欄過程中就很好地展現了高重心過欄的技術特點,使其能夠快速平穩地跨越欄架。
當然有優勢就有劣勢。
比如重心高會使運動員的身體平衡更難控制。在起跨攻欄和過欄過程中,較小的干擾就可能導致身體晃動或失去平衡,增加摔倒的風險。
比如在室外賽場,如果遇到側風,高重心狀態下運動員更容易被風吹得偏離原有軌跡。
比如維持高重心過欄需要更強的肌肉力量,特別是腿部和腰腹部力量。這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如果力量不足,會導致動作變形。
比如可能出現蹬地不充分,無法為身體提供足夠的向前動力,影響欄間速度。
這都是缺點。
所以到底是好是壞,還是看運動員本身怎么駕馭。
砰砰砰。
既然超過了奧利弗,那么已經第三了。
還有沒有機會。
更進一步?
其實第三已經是超額完成目標,是賽前都沒想到的結果,雖然不是劉祥那樣的第一,可對于謝文君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意味著他在國際賽場也能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第三真的很不錯了,孫海瓶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已經說明問題。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賽前就算是孫海瓶,也都沒有看好過他能沖擊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