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的追不上。
視覺上已經開始追了。
即便是擁有曲臂起跑,那也只能維持啟動以及彎道加速期間的優勢。
進入彎道途中跑。
到時候就要拼更多的硬能力。
那個時候龜速反應,負面的buff也會消失,你才能真正看到作為能和博爾特爭霸的200米選手。
也是原本歷史上唯一一個理論上能和博爾特爭霸的人。
但也就是他。
可以這么強勢。
其余的人。
你別管你是米國選手。
是牙買加選手。
通通都一樣。
而此時。
蘇神、謝正業和周兵三人則在彎道上開始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蘇神的曲臂起跑讓他在起跑瞬間就獲得了良好的加速,進入彎道后,他巧妙地將起跑優勢延續。
身體向內傾斜角度堪稱完美。
約為5-7度之間。
現在這個角度既能充分利用彎道向心力,又不會因過度傾斜而影響向前的推進力。
他的擺臂方式也在彎道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內側手臂彎曲幅度減小,快速而有力地擺動。
就好像是一個精準的節拍器,控制著身體的節奏。
外側手臂擺動幅度加大。
這是為身體提供額外的向心力和向前的拉力。
可以看到,他的步頻在彎道中幾乎沒有下降,步幅也保持得相當穩定,這得益于他在日常訓練中對彎道技術的訓練以及……
新的曲臂模式。
帶來的收益。
腿部動作更是精妙。
內側腿膝蓋積極上抬,小腿快速下壓,腳掌外側著地,沿著彎道內側切線方向精準發力。
外側腿則充分伸展,大步跨越,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彎道的弧度,借助彎道的弧度實現高效加速,從而進一步拉開與其他選手的距離。
或者也可以說——是拉開與曾經自己的差距。
砰、砰、砰、砰、砰。
謝正業這邊,他入彎時,憑借著極高的步頻迅速搶占彎道內側跑道。
他的身體傾斜角度根據彎道弧度動態調整,在彎道前段約為6度,到彎道中段調整為5度左右。
內側手臂跟著速度提升,快速擺動,頻率上升的同時,帶動身體快速轉向。
對抗彎道向心力。
外側手臂在擺動時,注重力量的傳遞,從肩部到手腕,一氣呵成,幫助身體維持平衡。
并主動開始獲利用更多向心力。
這是以前。
做不到的點。
他的步頻在彎道中始終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平,幾乎比其他以前快了一成。你別小看這一成,這使得他在彎道上就像一顆高速旋轉的陀螺,沿著彎道內側快速推進。
并且因為他的速度更快。
步頻更高。
他現在內側也更能壓得住。
在彎道上展現的實力自然也就比以前更強。
大家都在進步。
這也是蘇神想要看見的。
周兵的曲臂起跑所帶來的步幅優勢在彎道中也盡顯無疑。
他進入彎道時,身體傾斜角度較大,約為7-8度,充分利用了彎道的特性。
因為曲臂啟動的關系,他現在擺臂幅度較大,尤其是外側手臂,像是一把有力的船槳,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弧線,為身體提供強大的向心力和向前的推力。
這是之前彎道不可能做到的。
他的步幅在彎道上雖然比直道上略有縮小,但相較于其他選手仍然較大。
內側腿落地時,巧妙地利用腳掌外側著地并迅速過渡到全腳掌,減少了彎道向心力對身體的沖擊。
同時外側腿則以大步幅跨越,每一步都跨越出較長的距離。就如同在彎道上跳躍的羚羊,越發矯健。
趙昊煥看著都覺得……
這小子的跑動姿勢。
總算是好看了不少。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