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面前的巔峰布雷克。
博爾特做不到的事情。
只有他能辦得到。
這就是讓即便是蘇神等人,也都是采取的牙買加跑法。
卻在最后50米和他不在一個層次上。
“布雷克已經沖了出來,他領先了所有人,冠軍已經沒有懸念了。”
那是肯定沒有懸念的。
這一場比賽開始就沒有懸念。
最后二十米。
他甚至因為領先已經過度開始放緩了步調。
擺臂也漸漸慢了下來。
沒辦法,人家就是有這個實力。
就是有這個資本。
蘇神能在整個彎道上和他叫板。
激發他一些斗志。
已經實屬不易。
不然你看看其余人。
除了博爾特之外。
誰還能激發他的斗志?
200米上。
已經拿到了200米奧運會冠軍的布雷克。
更是氣場升級。
心態提升。
很難撼動他了。
這一點上,他比博爾特要心智更加堅定,畢竟他走過來的路比博爾特可不順利多了。沒有更好的心智和心態,被壓了這么多年,可能早就繃不住。
在進入大直道后,普通選手往往難以迅速調整到最佳狀態。出彎道時,身體姿態轉換不夠流暢,重心過渡稍顯遲緩,導致起始加速受到一定影響。
這里就是說的除了布雷克之外的大部分人。
即便是可以像蘇神那樣,迅速將彎道的勢能轉化為直道的動能。
也會因為牙買加跑法的本能限制。
動作逐漸變形,步幅減小。
步頻難以維持。
核心肌群也難以穩定身體姿態。
使得速度逐漸趨于平穩甚至開始下降。
這一點上,布雷克才是那個最獨特的人。
他擁有博爾特的沒有的天賦。
蘇神憑借出色的彎道技術銜接,迅速調整身體重心,步幅快速增大,步頻迅猛。
他的擺臂動作緊湊且高效,帶動身體快速向前。腿部肌肉快速收縮發力,前腳掌著地方式精準。
這些都沒問題,就是最后50米和布雷克這種人比不了。
而且他這一槍也沒必要太去沖擊極限。
的的確確,主要重心還是在100米。
謝正業進入大直道也開始發威。
他以極快的速度調整好身體姿態,重心前傾的同時步幅大開,步頻對比其余人同樣急劇上升,擺臂幅度大且有力,與腿部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就是速耐天賦的好處。
擁有這個天賦的他,充分利用彎道帶來的速度優勢,將離心力巧妙轉化為向前的強大沖力,腿部肌肉群協同發力,尤其是大腿和小腿肌肉的爆發力在這一階段盡顯無遺。
抗乳酸能力爆表。
瞬間與其他選手拉開距離。
大幅度追擊第二的蘇神。
尤其是最后二十米。
是他的王者區域。
再加上他主要重心是在200米。
自然會全力逼迫自己。
只見他繼續保持高速沖刺。
核心肌群穩定住身體,讓力量在四肢間高效傳遞,每一步步幅步頻都沒有太多減少,速度快且穩定,展現出超強的直道力。
蘇神收了點速度。
也無心全力逼迫。
謝正業正好相反。
這也正好是他速耐的優勢區。
兩者一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