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類似于冷笑。
只不過在鏡頭的剪切下。
看起來相當和諧溫暖而已。
“第六道,這是今年開始更多參加100米比賽的奧運會,200米新霸主尤罕.布雷克。”
“別看布雷克200米,去年在倫敦賽場超過了博爾特,但其實他自己的說法是……”
“他還是更喜歡100米些。”
“今年不是奧運年的話,他其實還是想試試百米。”
“布雷克畢竟最開始專攻的就是百米,現在已經有了奧運會金牌以及奧運會紀錄,可能也是想回歸回歸自己的本心吧。”
“不過現在100米的競爭壓力太大了,還真不是,你說想比就能比。”
“如果布雷克沒有突破的話,9.70+的成績在以前當然沒話說,可是在這個時代上,前四都困難。”
“也就是說他如果不能突破9.70這道門檻,那么他永遠也無法晉級巨頭級。”
李韜調整了一下聲音,繼續說道:“因為現在你不是巨頭級。”
“你就沒法去競爭獎牌。”
“前四都沒機會。”
“這就是近些年大賽的基本盤。”
“所以你要是想爭奪獎牌,成為巨頭集是起碼的要求。就看看200米風神的布雷克,能不能在100米同樣有所突破。”
布雷克看著旁邊的蘇神。
他知道現在自己的百米實力已經被這兩個人給甩開。去年專攻200米,等于是也耽誤了一年。
起碼在很多業內人士看起來是這樣的。
他最開始不愿意專攻200米,也是因為專攻一年200米很可能會影響到100米的發育。
現在100米競爭多激烈,你一年沒有太大的提升,那真是一步晚步步晚。
好在……
這一年下來,自己不但是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奧運會單項金牌。
而且他還從200米的不斷突破中悟到了一些可以放到100米里面的經驗以及技巧。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別說200米,你就算400米,你都可以一步一步,降距離中獲得不一樣的經驗。
這一點比如說科爾利。
比如說萊爾斯。
比如說范尼凱克。
他們都有相關經驗。
因此,如果說蘇神讓謝正業攻擊100米作為輔向,是對于200米有所幫助。
那同樣的,布雷克也能從200米的大幅度突破中找到100米的反哺。
幾個距離本來都是短跑。
以一個項目帶動另一個項目。
這原本就是后世比較流行的一種練法。
只是你的重心要把握好而已。
不要兩邊搖擺,最終兩邊都得不到好。
“第七道我國選手,世錦賽銅牌,亞洲第二飛人,趙昊煥!!!”
趙昊煥今年的陽剛氣息更重。
讓他現在不僅僅能得到女粉的知識,也能更多讓男粉get到他的點。
國內除了蘇神。
劉祥又退役了。
那就數他的人氣最高。
趙昊煥也沒有太多的舉動,他這場比賽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
看看自己能不能繼續突破,為自己本賽季的突破打一個開門紅。
如果說布雷克的想法就是突破準巨頭級,進入巨頭級的領域。
那你猜猜。
老趙是不是也這么想。
只是到這個份上,他拼硬天賦已經有點拼不過布雷克。
需要更多方面的訓練以及悟性,甚至需要一點點的冒險和運氣才能完成。
這不是他的天賦不夠好。
不夠好的人根本就走不到這一步。
早就已經被卡住了。
只是說對比布雷克這樣的天賦怪獸。
還是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