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分析了卻什么都分析不出來。
這其實蘇神一下就能知道答案,這是因為——
加特林。
他自己就不太適合美式節奏分配的跑法,來跑200米。
是不是感覺很震驚?
這言論很夸張?
但再怎么夸張他也是事實。
加特林在這樣的傳統美式的分配跑法下,基本上是打不開20秒的。
可他訓練的那些年,尤其是小時候打基礎,青少年開始慢慢比賽的那些黃金成長期……
他所能接觸的都是這個方面的200米跑法。
阿甘約翰遜,就是這方面的絕對真神。
別說普通運動員把他當為200米的偶像,就算是阿美麗卡科研人士在研究的時候,都會把約翰遜的這種跑法……
認為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跑法。
認為是阿美利卡人最合適的跑法。
在阿美莉卡田徑的科學體系方面,領先全世界的時候還好說,可一旦這個霸主的身份崩塌……
你還要守著以前的榮光來過。
那就是自取滅亡。
幸好,加特林自己在職業生涯的后半段找到了牙買加跑法跑200米。
不能說是用找。
或者說是用等到了。
更為合適。
要是沒有跟著牙買加跑法,來改進自己的200米根本的跑法模式……
加特林可能一輩子都打不開20秒。
這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加特林明明不適合這個跑法。
在不適合的情況下去勉強訓練一個技術體系……
再怎么努力。
都很快就會碰到上限。
就算他貴為上一世人類短跑歷史上的五虎。
同樣有自己的不適合。
生理條件不匹配的地方。
而現在還是這樣的跑法。
那就算他技術做的再精準。
掌控的再好。
也沒有辦法進行本質上的蛻變。
就連格林看著,都要微微在心默默說——
這技術,真相當可以。
比博爾特那個所謂跑得最快的男人。
技術強不是一點半點。
但是可惜,就是成績上不去。
就在格林也對加特林有些惋惜。
認定加特林不適合端兩百米這碗飯的時候。
有幾個身影。
飛速拉開了差距。
讓這場比賽。
從槍響之后僅僅過了一秒。
就被紅色壟斷。
這場面讓不少國內專業教練團隊,感覺到愕然,詫異,不真實。
國內的比賽本身就不多。
鉆石聯賽通常都會有超級大牌過來參加比賽。只有換成普通的國際田聯挑戰賽,你才能突然一下子反應過來……
原來一開始。
我們也能成為第一集團軍。
原來不是,只有老外跑在前面,才是“正常畫面”。
事實上這批人。
因為100米的光華太耀眼。
才顯得200米暗淡了不少。
可其實你認真想想看……
咱們起碼有三個人,已經擁有了進入世界大賽決賽的能力。
能夠在大賽進入決賽,也就是前八。
還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
這足夠咱們形成一個一流的200米團隊。
頂尖不夠格。
邁入一流。
已經差不多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