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型能量環擺臂技術使乳酸累積速率降低33%,這一現象源自四大生物力學-生理學耦合機制。
首先8字型擺臂通過嚴格的三維軌跡控制,使2b型快肌纖維(無氧代謝主導)激活比例從65%降至58%,同時2a型過渡纖維(有氧能力更強)激活度提升12%。
肌電監測顯示:三角肌前束快肌募集減少17%,慢肌募集增加23%。
同時擺臂肌群,三角肌/背闊肌/肱三頭肌,激活時間差控制在±5s內(常規±15s)。
就可以減少28%的無效收縮!
這叫做同步放電優化。
在就是現在。
結束加速跑后。
開始慢慢抬頭進入途中跑。
代謝通路轉換!
什么意思?
首先代謝通路,你要知道,在短跑里面是指細胞內一系列酶促化學反應,可將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或構建細胞的物質,短跑中主要涉及磷酸原代謝通路、糖酵解代謝通路和有氧氧化代謝通路。
知道這個概念后,你才能知道,蘇神要做什么。
代謝通路轉換,這個提出來的時候。
蘭迪都差點脫口反對。
因為這太離譜了點。
怎么可能就一個擺臂就可以做到這個程度???
但這話在嘴邊就咽了回去。
沒法子。
說這話的。
是蘇神啊。
這個男人現在在競技運動領域——
那叫做“一言九鼎”。
權威性。
高到恐怖。
轉換過程。
蘇神開始認真和他們說道——
起跑階段:短跑起跑瞬間,運動強度極高,時間極短,身體主要依賴磷酸原代謝通路供能。此時,肌肉內的磷酸肌酸迅速分解,釋放能量使atp快速合成,為肌肉收縮提供動力,該過程無需氧氣參與,能快速提供能量,但磷酸肌酸儲量有限,僅能維持數秒。
加速階段:隨著運動持續,磷酸原儲備消耗,運動強度仍較高,身體逐漸轉換到糖酵解代謝通路。在無氧條件下,肌糖原或葡萄糖分解為乳酸,同時產生atp供能,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生成較多能量,但會導致乳酸積累,使肌肉疲勞。
途中跑階段:當進入途中跑和沖刺階段,如果短跑距離較短糖酵解仍占主導。若是較長距離的短跑,隨著運動時間延長,有氧氧化代謝通路逐漸參與。氧氣供應相對充足,糖、脂肪等在氧氣作用下徹底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大量能量,維持身體在較長時間內的高強度運動。
那么……
磷酸原代謝通路階段和糖酵解代謝通路階段。
就先把前者做好。
選擇磷酸原系統增效。
三維擺臂的彈性勢能儲存使atp-cp系統供能占比提升至85%,超過常規75%和之前的80%,延遲糖酵解系統激活時間0.3秒。
延遲糖酵解系統激活???
這。
可能嗎???
蘭迪真是感覺。
這個世界。
越來越看不懂了。
他看向旁邊的拉爾夫.曼,本以為這家伙學術能力會比自己高不少,應該會明白。
可扭頭一問,拉爾夫.曼張嘴就道:“別吵吵,別影響我吸收新知識!”
“我要是沒聽懂,等下我可要找你麻煩。”
蘭迪:……
敢情。
你也不知道啊。
那好歹。
心里舒坦了點。
你看,科研型的拉爾夫都不知道。
那真不是我水平不行。
我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他在群里和一些國外教練朋友交流的時候,越發感覺……
這些人水平太低了。
說的東西都是“老掉牙”。
自己都懶得加入群聊。
根本都沒發給自己啟迪的火花。
不過每次出去能讓他更清楚地理解到。
并不是說自己的水平變差了。
反而是自己的水平變高了。
是這里。
水平太高。
自己都沒發現而已。
脫離了這個環境。
一瞬間你就會感覺到不同。
就是那句話,你在一個好的環境里面,即便是吊車尾的存在。
等你出來的時候,估計你也會發現你碾壓普通人。
但在這個過程中。
你不會有任何感覺。
甚至可能覺得自己是不是“腦子不夠用”“智商不好使”。
“這真能做到嗎?延遲糖酵解系統嗎?”
“當然是真的,但這只是理論值,具體運用起來效果有多少不好說,再者來講……”
蘇神笑道:“到了我這個級別能夠讓他推遲0.1,那都是巨大的進步啊。”
“能讓磷酸原系統占據主導多0.1秒,對于速度的保持都是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