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飛人弗雷澤。
弗雷澤同樣霸氣,去年她就能跑到10秒70,今年看她的意思同樣不準備休息。
到底是86年的人。
今年也才二十六二十七。
對于歐美女子運動員來說。
正是當打之年。
她們可不像咱們亞洲的女子運動員。
會早早的就衰落。
這一點在陳娟06年第1次參加莫斯科室內世錦賽的時候就感覺到了。在國內25都已經漸漸退出了一線隊伍的行列,但是在國際上卻還有很多30多歲的女子運動員,依舊狀態在線。
這一點當年就給陳娟留下很深的印象。
弗雷澤就沒什么好說了。
光速啟動。
女生看了沒有不害怕的。
別說女人。
后程選手。
男人看著都怕。
弗雷澤,這位短跑界的傳奇名將,起跑堪稱教科書級別。
或許反應只有0.15。
不是特別快。
但弗雷澤也不是太在乎這個啟動反應。
比如在起跑姿勢上,她采用經典的蹲踞式起跑,雙腳在起跑器上的站位經過無數次的科學測算與實戰磨合,早就心有靈犀。
前腳與起跑線夾角約為45度。
后腳與起跑線夾角約為70度。
這種站位能夠在啟動瞬間最大化腿部肌肉的發力效率。
發令槍響,她的腿部肌肉如同瞬間釋放的強力彈簧,股四頭肌、臀大肌和小腿三頭肌同時爆發。
頓即就產生高達自身體重3-4倍的蹬伸力量。
在加速階段,弗雷澤的步頻與步幅配合堪稱完美。
這種高效的步頻步幅組合,讓她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速度,并且在整個加速過程中,身體姿態保持極低的晃動幅度。
這可以把能量損耗被控制在最小范圍。
作為袖珍飛人。
弗雷澤可不僅僅只是啟動加速跑得快。
她整個人對于能量場的控制。
一直都是弗朗西斯津津樂道的。
沒有這個本事。
就她這個身高。
很難取得這么崇高的成績。
不過。
并非沒有對手。
在她右手邊的。
第七道就是——陳娟。
陳娟采用的曲臂起跑技術,在女子百米選手中獨樹一幟。
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起跑時的曲臂姿勢是對人體運動鏈的精妙運用。
當她雙腳穩固地嵌入起跑器,身體微微下蹲,曲臂置于身體兩側,這一姿態巧妙地調整了身體重心分布。
曲臂狀態下,上肢肌肉群提前進入預激活狀態,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以及肩部三角肌協同待命。
發令槍響瞬間。
曲臂以一種近乎爆發式的擺動開啟。
其擺動角速度在最初0.1秒內就能達到極高數值,這一快速擺動產生的角動量,通過肩部和軀干的傳導,方才能高效地轉化為向前的平動動力。
與傳統直臂起跑相比,曲臂起跑在啟動初期能夠多提供約10-15%的水平推進力。
陳娟對于曲臂起跑,越來越掌握的得心應手。不像去年,還有很多地方的小毛病值得改正。
今年。
這些小毛病起碼少了一大半。
在加速階段,陳娟憑借曲臂起跑獲得的初始速度優勢,快速進入步幅與步頻的提升階段。
通過髖關節的大幅度伸展和膝關節的快速蹬伸,每一步都能將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化利用。
身體前傾角度保持在約15-20度。
這一角度既保證了向前沖力,又維持了身體平衡。
弗雷澤似乎也知道陳娟這里。
肯定會上來。
她也不是第一次見第一次和陳娟比。
所以這里她沒有前幾次那樣的慌亂。
反而沉著冷靜。
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