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再往前進了。
這種感覺其實趙昊煥自己也感覺很清楚。
作為運動員本身來說有沒有到極限,他有一個感覺。
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有預判。
其實如果不是借助風速。
不是借助科學御風技術。
沒有高原的加持。
沒有那幾場高原,讓他得到了充分沖擊9.70的機會,其實他現有的技術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再去沖擊這道門。
更不要說將其打破了。
這種感覺不用蘇神說。
也不用蘭迪說。
趙昊煥自己,心里一清二楚。
因此他給自己已經定下了基調。
必須賭一把。
而且時間就定在這次的莫斯科世錦賽結束。
今年結束之后。
他就開始技改。
就是這么簡單。
這個計劃已經報給了蘭迪。
蘇神也知道了。
兩個人在詢問清楚之后,也都表示了尊重。
能不尊重嗎
其實進行大規模技改的人。
就目前來看。
還是失敗的占多數。
這也是為什么文勇毅遲遲不進行技術改動的原因。
如果進行大幅度的技術改動,很可能一下子就沒了。
而且也沒有機會再重新找回原本的感覺。
這不是在玩游戲。
也不是玩加點。
不是說你覺得這一個不行,就馬上改回另一個。
事實上是。
你這一個不行。
改錯了方向。
你也改不回去了。
這才是真實的情況。
因為你的肌肉肌身體肌也極大量的身體默會認知。
已經全都偏向于那個方面。
即便是你想再改回來。
同樣要花大量的時間。
甚至還有可能進行了這樣的改動,導致原本的感覺再也找不回來。
技改失敗的可不僅僅是湖凱。
包括之前的陳威。
尹華隆。
可以說全都技改失敗了。
這也更加印證了蘭迪的那句話——
大規模技改這個東西。
失敗才是常態。
成功才是偶然。
目前來說,真正二沙島技改成功的人。
尤其是把整個技術體系和節奏重新打亂,再重新開始成功的人。
只有兩個。
一個是劉祥。
一個是蘇神。
就只有這么兩個人。
其余的人都沒有成功。
不管你有沒有天賦。
而這兩人現在在咱們種花家的體育歷上。
都已經是到了最高的位置上。
甚至放眼全亞洲。
放眼整個黃種人。
他們都是最強的兩個。
也就是說只有這倆人,他們才做到了成功。
基于絕大部分常識的人。
都是失敗。
失敗。
還有失敗。
這么來看的話,文勇毅遲遲不進行這方面的改動。
甚至已經有些放棄了。
就準備這樣慢慢的下滑,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是說你不做這種改動就不是合格的運動員。
只是做這樣的事情需要有勇氣。
需要去賭。
甚至需要用運氣。
這也是老趙為什么今年這么頻繁沖擊9秒70極限的原因。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如果他這次技改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