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凸顯。
做好了這些后,馬上就要開始今天極速爆發的正式準備階段——
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化。
所謂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化,意思就是運動員在起跑和加速階段用力蹬地,腿部肌肉收縮產生向上和向前的力。
此時,身體重心升高,速度暫時減小。
這一轉化過程使運動員獲得向上的支撐力和向前的加速度,為后續的快速跑創造條件。
重力勢能向動能轉化則不同。
在運動員蹬地后進入騰空階段,身體重心開始下降,高度h減小,重力勢能逐漸減小。同時,由于重力的作用,身體在豎直方向上獲得向下的加速度,水平方向上由于慣性保持一定的速度,整體速度逐漸增大,動能增加,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當運動員落地時,身體重心繼續下降,重力勢能進一步轉化為動能,使運動員能夠保持較高的速度向前奔跑。
這就是短跑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化的基本原理。
利用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化。
可以有效進行蹬地效率與騰空動力學優化。
以及空氣阻力降低與能量轉化協同效應。
在高原地區,垂直力f_v的產生遵循牛頓第二定律:
f_v-g=a_v。
由于g值減小,在相同蹬地力量下,垂直加速度a_v顯著提升。實驗數據顯示,2200米-2500高原處運動員蹬地瞬間a_v較平原提高12%-15%,騰空高度增加3-4。
更高的騰空高度使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可將更多重力勢能轉化為水平動能,直接推動水平速度提升。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
怎么可能好事都被你占全了。
比如這時候,較低的重力加速度延長了騰空時間,約增加0.02-0.03s/步。
想要抵消,就需要要求運動員精確控制落地時機與角度,以避免水平速度損失。
這個時候利用空氣阻力降低與能量轉化協同效應。
就顯得至關重要。
否則你只走這條路。
會發現。
高度增加了無效的時間也增加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合理的技術優化。
讓優點盡可能保留的同時。
缺點盡可能減少。
此外,垂直方向重力勢能向水平動能的高效轉化,與空氣阻力降低形成協同效應。運動員騰空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直接迭加于水平速度,進一步放大了水平分力的加速效果。
兩者綜合起來,就有了取長補短的可能。
那還等什么呢。
開始。
爆發吧。
蘇神看著前面的距離。
估摸好感覺。
暗暗道:
極速。
解放吧。
嘭!!!!
能量代謝系統與轉化效率的深度耦合!
磷酸原系統的瞬時驅動效應!
開啟!
在肌肉收縮過程中,atp在atp酶的催化下分解為adp二磷酸腺苷和磷酸,釋放能量。
然而,肌肉中atp的儲量有限,大概5-7ol/kg,僅能維持極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此時,磷酸肌酸cp作為能量儲備物質發揮關鍵作用。
c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鍵在cp酶的作用下,將磷酸基團轉移給adp,快速合成atp。
輸出能量從35kj/(kg·s),一路上升。
36kj/(kg·s)。
37kj/(kg·s)。
38kj/(kg·s)。
39kj/(kg·s)。
40kj/(k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