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神這么做,有他自己的理由。
當然不是因為什么傷病問題。
蘇神那么做,完全是因為——
最近突破的太頻繁了。
把身體的負荷一下子拉得特別高。
即便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底子非常的好。
但什么時候該給自己踩一腳剎。
給自己的身體減載?
是為了運動員都要學會了一門課。
原因很簡單。
“我就是擔心你休息太久了,會不會影響狀態,趁熱打鐵會不會更好?”
“是啊,是啊,阿添,好不容易擁有這么火熱的狀態,就這樣踩一腳剎車嗎?”
兩個人都有些不理解。
這也很正常。
這個時候蘇神拿出自己的電腦,打開一個文件給他們看。
兩個人湊過腦袋去一看。
直接上面寫著好幾個大字——高強度運動訓練為什么要學會按下暫停鍵!減載的科學原理與理論基礎!
簡單的幾個字。
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兩人快速往下瀏覽,就是見這篇論文,直接開篇就寫到——
一、運動訓練適應的生物學本質。
運動訓練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對機體施加系統性負荷刺激,引發一系列生物學適應,從而提高運動能力。
從細胞生物學角度看,訓練負荷會導致肌細胞內線粒體功能重塑、收縮蛋白合成代謝增強;在分子層面,涉及ampk、tc-1α等信號通路的激活與調控。然而,這種適應過程遵循“刺激-疲勞-恢復-超量恢復”的周期性規律,若負荷持續累積而無階段性調整,將打破機體的動態平衡。
再往下看。
繼續寫道:
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控機制。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是運動應激反應的核心調控系統。當
訓練負荷超過機體代償能力時,hpa軸過度激活導致皮質醇持續升高,其通過負反饋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造成血清睪酮水平下降,形成“低睪酮-高皮質醇”失衡狀態。
蘇神實驗室研究表明,皮質醇與睪酮的比值可作為評估過度訓練的重要生化指標,當該比值超過0.4時,機體合成代謝能力顯著下降,分解代謝占優,肌肉蛋白降解加速。
尤其是第二點,也是現在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如果這個時代的教練能夠更清楚這個原理,那就不會再出現什么,既然練不死就往死里練的言論。
這句話就寫著:
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機制。
運動性疲勞的發生具有中樞和外周雙重機制。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表現為運動皮層興奮性下降、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神經遞質濃度升高,以及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的失衡。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顯示,長期高強度訓練可導致前額葉皮層和基底神經節的葡萄糖代謝率下降15%-20%,反映出神經細胞能量代謝的紊亂。
經顱磁刺研究發現,過度訓練狀態下運動誘發電位的振幅降低,提示運動神經元興奮性降低。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減載訓練來介入。
減載訓練,英文名翻譯成deloadgtrag,是指在周期性訓練中插入低強度、短時間或減少訓練量的階段。其科學本質是通過暫時性降低負荷刺激,促進機體的超量恢復,重建訓練適應的內環境。
繼續往下看,兩人已經不知不覺被吸引住。
說句實話,在二沙島呆了這么久。
兩個人已經看了不少的文獻和論文。
早就已經對于這些枯燥難懂的東西有了基本的認識。
他們知道作為運動員本身。
看這個肯定是痛苦的。
但只要你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看進去。
卻能漸漸發現新大陸。
能漸漸自己喜歡上這種充實大腦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