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擺臂與下肢協同存在±5s誤差,前3步速度增益比理論值低0.3/s。
第八道卡特,雖然是上一代蘇神的直臂起跑翻版,甚至可以說是升級翻版。但,速勝直臂起跑有的問題他也同樣遺留了下來,比如起跑時踝關節容易內翻15°。
這會導致蹬地矢量偏移。
水平分力損失11%。
其“早抬身”錯誤動作使重心在第2步就提前抬起。
空氣阻力系數驟增至0.34。
各有各的好。
也各有各的差。
每個技術有每個技術的優點。
因為每個技術都有每個技術的缺點。
即便是蘇神。
那也有困難需要克服,如果這些困難和難點攻克不了,那么你采用這樣的技術只會起到反效果。
這就是為什么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身體的強度準備一定要跟上,不然即便是你擁有了再強的技術,就像是沒有內功支撐。
一樣發揮不出來。
幾秒之后。
嘭————————
槍聲響起。
這一槍的發槍有點慢。
不過沒關系。
大家都是高手。
而且這也是預賽而已。
影響不大。
槍響。
反應最快還是張培猛。
不過蘇神反應也穩定了,現在處于第二。
而且這點差距。
一個曲臂沖擊。
就可以完全找回來,甚至反殺。
發令槍響前0.1秒。
蘇神股四頭肌出現預激活電位。
這是三維地面反作用力調控系統的智能觸發機制。
槍響瞬間股四頭肌爆發式收縮產生初始沖量,0.08秒后腓腸肌接力發力維持加速度,脛前肌則在離地瞬間完成最后的方向校準。
重心投影點超前腳尖20,這種犧牲垂直分力換取空氣動力學優勢的策略,使他的空氣阻力系數降低至0.28,但也導致初始階段垂直grf占比高達28%,損失部分水平推進效率。
但……
這個問題蘇神都在曲臂爆發和三維地面反作用力調控下。
大幅度縮小!
因此這樣只會顯得優勢越來越大。
劣勢越來越小。
加減之下當然是有益了。
還能這樣???
加特林在茫然之間看著蘇神這邊。
他只覺得。
這家伙總是能做出和自己認知完全不同的舉動。
實在是。
可怕!
為什么……他總是能做出這些改變呢。
對呀。
改變。
就是改變。
自己現在也要尋求改變才行。
加速跑階段成為不同技術體系的驗證場。
蘇神的三維調控系統以50hz頻率動態調整蹬地角度,從起跑時的45°漸變為38°,水平分力占比持續攀升至82%。
加特林死死看著。
他不知道為什么。
就感覺。
自己應該這么做!
砰砰砰砰砰。
二十米。
曲臂啟動技術與下肢形成精確的1:1相位同步,擺臂周期0.29秒與步頻完美匹配。
這種協同效應使他在二十米處就建立起大概兩米的領先優勢。
就是這么強!
好強!
加特林突然明白了!
為什么羅杰斯,現在要這么站在這個人的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