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神這一槍。
已經是準備萬全。
他深知,在田徑短跑領域,起跑技術的細微優化往往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自己這一類極致前程選手。
想要戰勝同等檔次的對手。
就需要這一點。
因為對手和你一個檔次,你就沒有辦法說平均硬實力進行錯位碾壓。
你就需要兌現你的強項。
毫無疑問博爾特就是這樣一個對手。
他這場比賽的對手也的確只有一個人。
這一點恐怕博爾特自己也心知肚明。
兩個人心中都和明鏡似的。
當蘇炳添起跑時將雙臂彎曲至137.5°。
以肘部為頂點,上臂與前臂形成的夾角,上臂與前臂的長度比恰好接近黃金分割值。
這一角度使得肘部自然貼合軀干兩側,形成緊湊的身體形態。
從人體骨骼與肌肉的結構來看,137.5°的曲臂角度能夠激活上肢肌群的協同發力。
此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主要屈伸肌群處于最佳張力狀態,既避免了過度彎曲導致的肌肉緊張疲勞,也規避了手臂伸直時發力的低效性。
同時,肩胛骨、鎖骨等關節的相對位置也因該角度實現優化,減少了上肢運動時的冗余動作,使得能量傳遞更加直接高效。
不過。
這都是基本的。
蘇神現在要展示的。
可不僅僅只是這個。
這只是正常情況下。
那問題是……
洛桑。
他是這種情況嗎?
不是。
他不是正常情況。
因為今年的洛桑將是所有的鉆石聯賽,甚至是所有大賽里面。
風速最好的一槍。
滿風2.0。
加上小高原。
在這里就可以把所有的合法范圍內屬性拉滿。
的的確確在順風條件下通過對黃金分割角度約137.5°的動態調整,可以實現了對自然風力的高效利用與技術穩定性的平衡。
但問題那是風速不大或者無風的情況。
但如果風速很大呢?
當然可以繼續進行微調。
讓黃金分割角度效應最大化。
這才是運動員要做的事情,掌握了一套技術體系或者是理論之后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據自己的生理條件以及比賽的外部條件。
進行不斷的調整。
這才是真正的掌控。
而蘇神就有這樣的能力。
首先是對于風力的力學分解與利用。
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順風產生的作用力可分解為推力和升力。
其中,推力直接作用于身體后方,為運動員提供額外的前進動力。
升力則垂直于身體表面,可能導致重心不穩定。
在順風環境下調整曲臂角度——本質是通過優化身體姿態。
最大化推力利用效率并削弱升力影響。
那么調整的角度是多少呢?
蘇神這里給出的答案是——
140.7度。
因為當曲臂角度從137.5°略微增大至140°左右時……手臂外側與軀干形成的曲面弧度增加,形成類似飛機機翼的“導流效應”。
根據伯努利原理,氣流在身體表面的流速差異會產生壓力差,促使順風更順暢地沿身體兩側流動,從而增強推力轉化效率。
蘇神實驗數據顯示,合理的曲臂角度調整可使順風推力利用率提升15%-20%。
雖然是理論效果,有理論效果就夠。
其余的。
就是人要做的部分了。
做好推力強化機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