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越高當然會越緊張。
“沒事,袁。”
蘭迪在旁邊開口說道:“這是他的臨場調整,他現在這個水平已經可以把任何的理論技術進行實時調整了。”
“如果他這么做了。”
“那就說明他現在認為這么做才是最正確的。”
“我們大可以放心。”
“那具體是什么原因呢?”
聽蘭迪這么說,袁郭強內心也算是放下來了一些。
但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嘴。
可這一次,蘭迪遲遲沒有給出答案。
“嗯?蘭迪先生,我剛剛說的話,您聽見了嗎?”
“我聽見了。但是我……沒法回答。”
啊???
袁郭強一懵。
就聽見蘭迪后面的話。
“因為我也還不太懂。”
“我也還在學習中呢。”
袁郭強:……
那你還說的那么一本正經。
這不是你也不清楚嗎?
這么一搞。
剛剛才平復下來的心情,現在又凸起了不少。
只有蘇神自己。
心里明白。
自己做的。
絕對。
沒有問題。
就讓你看看未來科學和未來知識的力量吧。
嘭——————————
第一步。
推力強化機制與水平分力!
氣流流經身體表面時,由于身體曲面形態改變,使得身體外側與內側的氣流流速產生明顯差異。
身體外側氣流流速加快,壓強降低。
內側流速相對較慢,壓強較高。
這種壓強差促使順風更順暢地沿著身體兩側流動,減少氣流紊亂與能量損耗。
這是因為當曲臂角度增大時,手臂外側與軀干形成的復合曲面曲率。
曲率半徑從r1減小至r2,r2v),依據伯努利方程,流速增加導致身體外側靜壓p外,顯著降低,形成外側低壓區。
軀干前側迎風面因曲臂遮擋形成相對平緩的氣流附著面,氣流流速維持低速(v≈v),靜壓p內保持穩定,形成內側高壓區。
再加上橫向壓力梯度驅動。
內外側靜壓差直接轉化為橫向推力分量,該力沿身體縱軸的水平投影即為增效水平分力。
第二步。
常規曲臂角度137.5°下,氣流在肘部后方約5處發生分離,形成渦流區。
阻力系數cd≈0.85。
增大至140°后,曲面曲率平滑過渡使氣流附著長度延長至肘部后方12。
分離點后移7。
渦流區面積縮小40%。
阻力系數降至cd≈0.68。
可能就有人問了……
那這個阻力系數降低有啥用呢。
這是跑步,又不是滑冰。
事實上。
在大物理的理論下,跑步就是滑冰。
只要你還在地球上。
那么就是阻力系數高低的問題。
而不是其余的問題。
阻力降低的力學意義就是減少的壓差阻力等價于釋放出額外的水平分力用于推進。
使凈推進力提升。
以風速2/s、身體正面面積0.4㎡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