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莫斯科。
還沒有人預料到會發生什么。
唯一一個提前看出了端倪的人。
可能就是正在看這場比賽的蘇神。
啟動蹬出。
蹬擺配合上,博爾特的手臂擺動幅度明顯小于100米啟動階段。
100米啟動時,手臂的大幅前后擺動是為了最大化向前的慣性,而200米啟動中,他的手臂擺動更偏向于橫向穩定。
也就是前擺時肘部向內收,后擺時幅度收窄。
這種調整是為了避免上肢慣性過大干擾身體向彎道內側的傾斜控制。
同時,他的步長從第一步開始就保持相對克制,前5步的步長遞增節奏平緩,而非100米中那種急促的步長爆發,目的是在加速過程中為身體姿態的逐步調整留出時間。
確保進入彎道時,身體已自然過渡到適合彎道跑動的傾斜狀態。
這是……
力的傳遞與慣性調控?!
蘇神現在已經是全神貫注盯在了博爾特身上。在剛剛博爾特拿出了穩定的三角支撐狀態之后,蘇神現在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轉移到。
即便是布雷克,都不能占據他的視線分后。
因為他發現。
博爾特在這里展現的能力。
和他想象中是完全不同。
你要知道,人體跑動是典型的周期性運動,核心在于通過下肢蹬地產生向前的推進力,同時依靠上肢擺動實現平衡與慣性協同。
那么在生物力學中,“蹬擺配合”的本質是上下肢運動的耦合效應。
即是下肢蹬地時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通過軀干傳導至上肢,而上肢擺動形成的角動量可反向作用于軀干,影響整體重心軌跡。
博爾特在100米與200米啟動階段的蹬擺差異,本質是對“推進力最大化”與“姿態穩定性”的策略性選擇,其背后涉及慣性定律、角動量守恒及離心力平衡等核心原理。
博爾特居然會做明顯的差異化?
要知道原本它的100米和200米差異化其實并不大。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格林吐槽他的原因。
覺得他完全是純純的浪費天賦。
因為正常人按他這么跑,200米就不可能跑這么快。
這是絕對的事情。
但是呢,他卻硬生生跑得這么快。
這就搞的人實在是很破防。
因為這就意味著如果他能夠采取更加科學化更加技術化的跑法,那意味著這個成績還能提高。
這一點是絕對的。
至于提高多少不好說,畢竟沒有人跑得過他這么快的成績。
但是提高是肯定的。
格林都深信不疑。
雖然像劉易斯那樣的人,經常說博爾特是用藥,可對于格林來講吐槽博爾特有他一份,但是他的吐槽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博爾特的技術太爛……
局限就在這個點,說明他對于博爾特的實力還是很認可,就是覺得博爾特這個技術實在是讓他難以忍受。
畢竟下一個博爾特在哪里那還不知道呢,擁有這么好的田徑圣體,你不好好把極限激發出來,讓世人看看人類的極限。
你就是暴殄天物。
即便是他跑出了驚世駭俗的19秒10+,這樣一個恐怖的段位。
他的跑動技術其實也還是不太好。
而且他還是他沒有這么努力,沒有這么自律的狀態下跑出來的成績。
可問題來了。
現在的他。
今年的他。
莫斯科的他。
是這樣的嗎?
答案是——
不是。
這從100米其實就能看出端倪博爾特的各種技術性改變,讓他的實力再次提升。身體素質的加強,身體健康度的提高,也讓他對于技術的把控更加得心應手。
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不說別的技術,就說他和蘇神跑出來的最矚目的技術……
六秒爆發第四階段。
萬分位解放極速。
就不可能出現。
這本就是他的身體和技術提高到一個新高度聯合起來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