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讓自己身體舒服的事情。
就可以了。
他只知道這么做更舒服。
更流暢。
發力更爽快。
具體是什么?
不要問他。
他不知道。
問了也白問。
因為現在米爾斯。
也不知道這個理了。
核心點蘇神當然知道,是外側腿的“三維蹬地”!
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彎道上力的合成與分解。
想要做到這一點。
外側腿需要作為向心力的主要發生器。
其蹬地動作包含“向前、向內、向上”三個方向的分力。
也就是踝關節——蹬地時踝關節先跖屈,腳尖向下,產生向上的垂直分力,支撐體重。
再伴隨輕微內翻產生向內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
膝關節——伸膝動作從140°到180°的過程中,發力方向從垂直逐步轉向切線方向。
使向前的推進分力占比從30%增至60%;
髖關節——蹬地末期,髖關節向外旋轉10°,帶動骨盆沿弧線前移。
將下肢力量傳遞至軀干。
外側腿蹬地的三個分力形成“合力矢量”,其中:
垂直分力(f垂)平衡體重。
向前分力(f前)提供加速度。
向內分力(f內)即為向心力。
最難的就是,要在極速的時候,在彎道上,把三者的比例,隨速度動態進行即時調整!
這一點蘇神自己現在都還沒做到。
當然也是因為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百米上。
200米上自然沒有投入那么多的精力。
而且200米現在也不是他的主項。
但是這個原理和模式他是知道的。
而且現在這個時間線上。
也理所當然。
只有他知道。
可是他看到了什么?
博爾特這個家伙。
在第4道上。
在莫斯科的藍色跑道下。
竟然就這樣。
水靈靈。
赤裸裸。
風騷風騷。
將其做了出來。
這……
蘇神是絕對不相信博爾特知道這個原理的!
他的團隊包括米爾斯也不可能知道!
那么就只有一個可能……
這個家伙跑著跑著就跑出來了。
就是這么一個無厘頭的原因。
但是就和博爾特跑出9秒。58被無數人研究出各種各樣的理論模型,他跑出19秒19被無數人也研究出各種各樣的200米模型。
很多東西從他身上才發現了這些原理。
然后才開始分解,漸漸形成理論體系,慢慢地推廣到別的運動員身上。
因此千萬不要說什么萊爾斯之類的,放個博爾特的時代就能跑這么快。
根本不可能。
因為萊爾斯請的教練之一。
幫他做力學變化的教練之一。
幫他做彎道改進的教練之一。
其中之一就是拉爾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