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單側收緊、雙側協同”的核心控制方式,讓她的軀干既不會因傾斜不足導致離心力失衡,也不會因過度傾斜而失去擺臂的靈活性。
砰砰砰砰砰。
幾乎是剛進入彎道。
她就已經重新甩開了和旁邊德國隊第三方的差距。
再次穩穩拿回了第四的位置。
這是因為德國隊的第3棒平托。
她今年即便是跑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之一,達到了11秒22,僅次于去年的11.19。
但這個成績和去年的成績一樣,都是借助了一米多的大風跑出來。
實際上她的硬實力起碼要往下調一個檔次還有多。
而韋勇麗這里,可是擁有幾乎不給什么風都能跑到11秒05的成績。
甚至因為交接的原因。
她的啟動比較穩定。
犧牲了速度,但是卻提高了穩定性。
這都要看第3棒怎么跑。
怎么利用這一個不同。
韋勇麗這里做的相當好。
進入彎道10米后,傾斜角度逐漸增至8度,此時韋勇麗的擺臂技術開始呈現出明顯的彎道特征。
她的右臂擺動幅度開始大于左臂。
右臂前擺時,肩關節帶動整個手臂向前探出,肘部角度從90度自然張開至110度,手掌幾乎要掠過身體中線,而當手臂后擺時,肱三頭肌突然收縮,將手臂向后甩出,直至肘部接近身體后方,整個動作像一個有力的劃水動作。
這叫做彎道穩定啟動。
借助穩定的態勢,增加擺臂的力度。
讓自己可以更快切入到彎道。
左臂則保持相對緊湊的擺動。
前擺時肘部角度穩定在85度,后擺時不過分后伸,主要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她的擺臂始終與呼吸保持同步。
右臂前擺時吸氣,后擺時呼氣。
氣息從鼻腔吸入,經胸腔下沉至腹部。
再從口腔緩緩呼出。
這種呼吸節奏讓她的肌肉在發力時獲得持續的氧氣供應,避免了因憋氣導致的僵硬。
平托這里因為沒想到會被瞬間硬吃。
反而有一些力不從心。
她其實跑的問題沒有特別大。
就是硬實力追不上。
被調整了突發情況的韋勇麗。
從容斬殺。
壓在了后面。
而且差距隨著彎道的深入逐漸變大。
“第三棒韋勇麗!”
“韋勇麗還是經驗豐富,進入彎道就開始超越,壓過了德國隊平托!”
“朝著前面的小鷹國第三棒劉易斯而去!”
“她速度很快,快速接近,劉易斯想要抵抗……”
“但是抵抗失敗!”
“韋勇麗不斷接近!”
“接近!”
“追上了!”
“彎道硬吃!!!!!!!!!!”
“韋勇麗彎道硬吃劉易斯!!!!!!”
“中國隊重新奪回了第三!!!!!!!!!”
下彎道韋勇麗彎道內側的左腿,落地時承擔著更多的支撐與轉向任務。
此時她左腳掌落地,足尖內扣角度增至15度。
前掌外側先接觸地面,隨即整個腳掌迅速貼合跑道,足弓像一個彈性極佳的緩沖墊,將落地的沖擊力轉化為向前的反彈力。
砰砰砰砰砰。
繼續加速!
就這樣一個身位一個身位……
竟然在彎道過半的時候。
就給原本反超過去不少的小鷹國。
再一次壓在了身后。
并且這一次。
不像是孔令薇或者袁奇奇。
她的實力可要比這兩個人強的多。
而小鷹國這邊的第3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