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米。
“該死,不會吧!”
“不會又來一次吧?”
“阿薩法!”
“保持住!你給我保持住啊!!!”
首先破防的。
不是別人。
竟然是就在蘇神身邊的博爾特。
本來他可能以為是贏定了。
結果。
又要出現反轉。
本能上就要受不了。
“趙昊煥,趙昊煥速度突然提了起來呀!”
“不斷接近,不斷接近,不斷接近!”
“難道倫敦的劇本又要上演嗎?!!!”
天朝體育。
楊劍和李韜。
原本已經耷拉下去的眼皮。
又再一次被趙昊煥強力的極速。
再次喚醒!
沒希望,那是不忍心多看。
有希望了……
自然是滿血復活。
完全不記得前面說過什么。
這可不是前后矛盾。
這次還是看到自家運動員再次爆發希望后的……
正常反應。
不管幾次。
在現場直播的魅力下。
都會讓人跟著心跳加速。
血液頓時就沖入了大腦。
一點昏沉的感覺都沒有了。
這里趙昊煥的加速帶著一種“階梯式遞進”的韻律。
他沒有一開始就猛踩油門,而是借著接棒的慣性,先讓步頻穩定在一個高速基礎上——
讓自己每一步落地都快得像鼓點。
腳掌與地面的接觸時間短得幾乎看不見。
卻每一次都能精準踩在“發力點”上。
他的身體前傾角度隨著速度提升慢慢加大,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力量自然傳導的結果,就像水流順著坡度自然加速,沒有一絲勉強。
接力棒在他手中貼著掌心內側,隨著擺臂自然滑動,既不會因握得太緊導致手臂僵硬,也不會因太松而晃動,這種“動態平衡”的握棒方式,正是改良交接后“無調整加速”的核心優勢。
但是老鮑也不是吃素的。
立刻開始維持。
他顯然察覺到了不對勁。
再這樣下去,怕是真的要重蹈覆轍。
他試圖通過加大步幅來追趕,可傳統交接留下的節奏偏差,讓他的步幅與步頻始終無法完美匹配。
有時候步幅太大,落地時重心不穩;有時候急于提步頻,又導致蹬地發力不足。
尤其是……
他的這個跑法。
本來就到了五十米后。
速度直線下滑。
起碼也是階梯性的下滑。
這是他無法控制的局面。
即便是前面跑得再快。
也無法抑制。
到了最后30米左右的時候,他甚至都會出現……擺臂問題。
他的手臂擺動開始出現細微的不對稱。
右臂因握棒太用力而微微緊繃,每一次擺臂都比左臂慢了半拍。
整個人像一臺齒輪咬合偏差的機器,雖有強大的動力,卻無法完全傳遞到賽道上。
反觀趙昊煥卻在加速中找到了最舒服的節奏。
他的腳掌蹬地越來越有力,卻越來越輕盈——“極限下壓式改良交接”讓他省去了調整時間,肌肉沒有出現傳統交接后的“短暫疲勞期”,反而能持續輸出力量。
他的視線牢牢鎖定前方賽道,目光專注得能穿透賽場的喧囂,每一步都像是在預判下一步的落地位置。
步幅隨著速度提升慢慢拓寬。
仿佛羚羊散步。
卻始終保持著步幅越來越舒暢。
沒有一絲混亂。
又是半個身位。
三百八十米。
他的擺臂幅度悄然加大,不是刻意發力,而是速度提升后的自然延展,每一次擺臂都能帶動身體向前躍進更遠的距離。
接力棒在他手中隨著擺臂輕輕震顫。
像與他的心跳同頻。
此刻他的身體里仿佛沒有“疲憊”二字。
有的只有。
振奮和一絲絲戲謔。
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