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
周兵的步幅型曲臂則啟動“步幅爆發”。
他的步頻仍維持4.0步/秒,卻將步長從2.4米拓展至2.5米,這是他目前能達到的最大步長。
為了支撐如此大的步長,他的曲臂擺臂幅度增至38厘米,左右擺臂的牽引力帶動髖關節前送幅度增加2厘米,蹬地時腳掌觸地面積進一步擴大,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分量占比達84%。
他的身體傾斜角度恢復至4°,通過增大向心力來平衡大步幅帶來的穩定性壓力,核心肌群的工作重心轉向“髖關節控制”,確保步長拓展時不出現失衡。
75米處,周兵的步幅優勢讓他的速度提升明顯,與謝正業的差距開始減慢——
步幅型曲臂的“后發優勢”開始顯現,在極速階段,大步幅帶來的距離增益逐漸抵消步頻劣勢。
此時他的前額已完全濕透。
汗水順著脖頸流進衣服。
卻絲毫未影響他的擺臂與蹬地節奏。
曲臂技術帶來的低能耗讓他在極速階段仍有充足的體力儲備。
可惜還是謝正業更勝一籌。
當然。
周兵也沒有想過要和他一戰。
自從看著謝震業在200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就知道自己已經越來越難跟上這樣程度的天才。
好在他已經打開了20秒。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破20秒的基礎上繼續前進。
心態變了。
周兵掌控能力也變了。
節奏更加沉穩。
對比周兵,直臂選手在極速階段徹底陷入被動。
包括梁佳宏的直臂擺臂已無法支撐更高速度,步頻降至3.4步/秒,步長也從2.2米縮至2.1米,蹬地力度比峰值時下降12%,與周兵的差距擴大至3個身位。
梁勁生的呼吸已明顯急促,胸腔起伏幅度增至5厘米,每一次吸氣都帶著細微的喘息聲,核心控制能力下降,身體傾斜角度波動在2°-4°,步長穩定性比雙曲臂選手差15%。
唐星強和潘星月則因耐力透支,步頻降至3.2步/秒,只能勉強維持節奏,與前四名的差距已無法彌補。
弧頂到了。
準備過去。
謝正業這里……
拿出了驚人之舉。
“我……我去?!”
趙昊煥看著都愣了。
因為。
剛剛謝正業過去的時候。
竟然在搖頭晃腦????
這……
蘇神看著。
也有些發呆剎那。
正常情況下,搖頭晃腦是不需要有了,上一世謝正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在年輕的時候受過一次毀滅性的大傷病留下了暗傷。
事實是這么做,絕對會影響穩定性。
但是。
現在看到了什么?
明明他在跑動的時候沒有這個動作了,為什么在過弧頂的這一瞬間又出現了這個動作?
失誤了嗎?
no。
沒有。
這不是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