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人的眼皮子底下。
已經是如履平地。
第六是潘欣星月,他的成績是20秒70。
……
“5個人都在達標線以內。”
“200米我們也已經是成長起來了。”
“雖然和小日子那邊的厚度還有一些差距,不過總算沒有之前那么大,而且我們的200米頂尖戰力要超過他們。”
“這意味著我們不管是100米還是200米,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都已經是全面完成了對于小日子那邊田徑隊的超越。”
“現在我們是徹徹底底的亞洲短跑霸主!”
“不再有任何爭議了!”
“是的,這要是還有人爭議,首先得查一下他的國籍。”
李韜和楊劍兩個人心情大好,相互調侃了一番,然后就進入了重頭戲。
選拔賽的100米對決。
這就不用說了,一票的強人都在這里等待開始。
即便是女子項目。
都是一群人等待決賽發力。
因為很簡單,大賽能不能及格,他是不看加不加a的。
只要你不是超風速就行了。
那既然是這樣的話,11秒33的資格線。
現在對于我國選手來說。
在這個賽場上。
可能有不少人都人都能達到。
“好了,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的女子100米飛人大戰晉級選手。”
“第一道徐美林。”
“第二道陶雨佳。”
“第三道韋勇麗。”
“第四道陳娟。”
“第五道袁奇奇。”
“第六道葛曼琪。”
“第七道梁曉靜。”
“第八道孔令薇。”
一共8個道次。
要不是二沙島這邊沒有多余的人了,估計都得占滿。
傳統系這邊培養的選手只剩下了兩個80后末尾的大姐大,。
沒錯,他們90后培養的這一批人一個都沒有上來。
還是依靠80后在這撐著呢。
而她們晉級的成績也都是替遞補的方式。
為什么別的主要是她們的個人成績,個人實力和這幾個人相差太遠了,即便是里面個人實力比較差的葛曼琪和梁曉靜,也不能說她們實力比較差,就是年紀比較小……
都可以輕松的擊敗這兩人。
所以她們兩個就是過來走過場。
晉級的可能是一點都沒有。
即便是在高原主場上也是一樣。
……
六月的bj還沒到盛夏最灼人的時候,但田徑場的塑膠跑道已曬得發燙,檢錄處的白色遮陽棚下,空調都轉得呼呼響。
仿佛吹不散空氣里的緊張勁兒。
廣播員清亮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傳開時。
休息區的八個姑娘幾乎同時直了直身子。
請女子100米決賽選手即將上場。
請女子100米決賽選手即將上場。
徐美林撐著膝蓋站起身,陳舊的運動褲膝蓋處磨出的白印子格外顯眼。那件洗得發灰的淺藍隊服,后背被汗水浸出的深色痕跡,順著衣料的紋路往下暈,像她此刻沉緩的腳步。
她捏著邊緣起毛的號碼布,往第一道挪去,手里拎著的釘鞋鞋尖早已磨平,是前年比完賽舍不得扔的舊款。
路過器材架時,她習慣性抓了撮滑石粉。
掌心揉搓的動作慢得像在數時間——
十年前做這個動作,是為了讓起跑時的發力更狠。
可如今……
不過是給空落落的手心找點實在的觸感。
陶雨佳跟著起身,松垮的高馬尾用褪色的紅皮筋扎著,幾縷碎發黏在汗濕的鬢角。
她沒急著往第二道走,目光越過眼前的跑道,直直落在檢錄處旁的二沙島集訓隊區域。
那邊的遮陽棚下,年輕姑娘們正圍著教練說笑,嶄新的亮黃色運動服在陽光下晃眼,腳下的新釘鞋閃著未沾過塑膠跑道的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