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地方還是有點兒生硬,詞于意絕對在標準線上。
張九德一邊唱著,一邊注意觀察劉思卿的表情。
很有意思的事情。
劉思卿臉上的表情從剛開始的有些迷茫變得眼前一亮,然后是思索,再然后就是死死的盯著張九德嘴巴,雖然整個人還是穩穩的坐著。
但張九德能夠感覺到劉思卿此刻的內心絕對是不平靜的。
一曲完畢,張九德嘴角微微帶著笑容。
“怎么樣?”
張九德的語氣帶著驕傲。
這一絲驕傲在劉思卿眼里是那樣的順眼。
應該的啊!
絕對應該驕傲。
以劉思卿的眼光,她怎么會看不出來張九德這一曲唱完,曲子的質量是好是壞?
這壓根兒就不是質量不質量的問題。
在專業角度去看,張九德這一曲壓根兒就是四不像,戲曲不成戲曲,歌曲不成歌曲。
但問題是又是戲曲,又是歌曲。
而且這只是專業角度而已。
說真的,東西能不能火還得看觀眾們的接受程度。
就好比后世華晨宇的歌。
從專業角度去看,每一首都很專業,甚至每一首都藝術形式都可以說得上經典。
但是受眾面積很小,喜歡他的更多的是對音樂以研究的人,這一類人說真的,還真是小圈子。
更多的還是普通民眾。
就好比郭德剛德云社的相聲,以及別的相聲。
你說人家三俗。
但人家還想問你,你誰啊?
說真的,普通民眾接受程度高,那就代表你有才華。
普通民眾覺得你丫的東西我聽不懂,接受不了,那基本上可以說你的才華局限性很大….
而劉思卿,此刻就完全被張九德的這一曲給洗腦了。
腦海里全是這一首曲子的回蕩。
“好聽極了。”劉思卿的眼神帶著微光閃爍,看張九德的表情都帶著紅暈。
她現在更像是一個張九德的小迷妹。
終于也體驗了一把追星的快樂。
“這首曲子叫什么?”劉思卿輕聲問道。
“《赤憐》”張九德想了下,一臉認真的看著劉思卿。
“好名字。”劉思卿咬了咬嘴唇,“如果這首曲子火了,你打算怎么稱呼這種曲子的風格?”
“我也在想這個。”張九德皺眉,“我最原本叫它古風,但是如果真要推行它的話,最好是像周董的中國風那樣,專門的名字。”
“嗯。”劉思卿很認同張九德的話。
“戲腔是國粹的精華,要不就叫國粹風。”劉思卿微微思索,笑著看向張九德。
“國粹風?”
張九德眼前一亮,這個名字還真不錯,比起古風這個名字,多的就是辨識度。
而且跟周董中國風不同的是,國粹風一下子就能區分。
絕不會有人把中國風跟國粹風區分不開的。
“你準備什么時候發行?”劉思卿臉上帶著一絲期待,她是真的很喜歡張九德這首曲子。
雖然是第一次聽,站在戲曲的角度上看這首曲子感覺有點兒大逆不道的意思…..
但,她現在哪兒在乎這個?
這么好聽….還是張九德親口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