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宋朝廷并沒有,而是把岳飛關押了兩個多月。
這就說明宋高宗在此期間,并沒有下定決心要殺岳飛。
而沒有下定決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此時宋金雙方所草擬的紹興和議還未達成正式的書面協議,在達成正式的書面協議之后,宋高宗才處死了岳飛。
如果在此期間,宋金和議有所反復,高宗還需重新啟用岳飛來抵抗金兵。
所以,岳飛以謀反罪被下獄,但卻未被立即處死,而是關押了一段時間。
而且,宋高宗自己自始至終都知道岳飛是被冤枉的。
宋高宗于紹興三十二年禪位于宋孝宗,高宗退位的時候,身體還很好,直到淳熙十四年才去世,當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
在孝宗即位的當年,岳飛就被平反了,岳飛被平反一事,高宗也知道,但是他并未出面干涉。
這說明什么
說明宋高宗自始至終都知道岳飛是冤枉的。
那么,宋高宗知道自己誤會了岳飛,卻為何還要殺他
岳飛究竟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宋高宗,使得宋高宗一定要在宋金和議達成以后,明知岳飛是冤枉的,還要殺掉岳飛呢
“奇怪,真是奇怪。”
“正如所說的這樣,宋高宗為何非殺岳飛不可”
“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助力替自己打江山,不是很好嗎”
“況且以岳飛這種人品,也不可能會心生反叛的啊。”
無數人不解。
其實,宋高宗一心想要殺岳飛,還是有原因的。
第一,岳飛了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
大宋王朝的“祖宗家法”就是文臣可以貪污,而武將絕不能擁兵自重。
文臣貪污萬貫錢財,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揮霍享受,滿足個人的私語,而武將一旦擁兵自重,則有可能威脅皇權。
這兩者誰的危害性重不言而喻。
岳飛在抗金斗爭的過程中,掌握了一部分軍權,手下部將眾多,而且威信很重,手底下的人都很服他,愿意跟著他。
一旦岳飛擁兵自重,南宋朝廷岌岌可危。
所以,高宗必欲除掉岳飛,而在紹興和議未達成之前,之所以不除掉岳飛是因為還想讓岳飛抗擊金兵。
對于岳飛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之事,高宗早就有所警告。
他曾對岳飛說“犯吾法者,唯有劍耳。”
可惜,岳飛身為武將,沒有文臣那般心細,能夠領會圣上的只言片語。
第二,岳飛一心想要北伐中原,恢復北宋時期版圖的想法。
這與宋高宗想要偏安江南的政策背道而馳,特別是岳飛欲迎回宋徽宗和宋欽宗,更是犯了宋高宗的忌諱。
因為徽、欽二帝一旦回朝,高宗皇位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將會受到極大的質疑,當然宋徽宗早在紹興五年就病逝了,可是,宋欽宗還活著,高宗一直不敢禪位于孝宗,直到宋欽宗去世后,才放心的退位,很大程度上,是怕宋欽宗會回到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