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的將士看到這里,哪個不羨慕。
身為軍中將領,一邊要擔心戰場情況不說,自己的小命也要注意啊。
功勞太小,會被皇帝認為是飯桶,拿了軍餉不干事,妥妥的大軍蛀蟲一個。
功勞太大,又會被皇帝認為是功高蓋主,時刻擔心你想要起兵謀反,想著法子來削弱實權。
看看這華夏歷史上的將領,有幾個是安度晚年,全身而退,和祥而死的。
這就是武將的悲哀啊。
看到常遇春竟然得到洪武大帝朱元璋如此之高的禮待,他們難以置信啊。
朱元璋是什么人,那是一個真正的帝王啊,用千古一帝來形容都不為過。
任何有可能危害大明的因素,朱元璋都是直接鏟除。
而對于常遇春呢,朱元璋不僅喜愛,還讓常遇春的女兒成為太子朱標的妃子,這是何等的信任常遇春?
雖然朱元璋這樣做有籠絡人心的目的,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對常遇春的感情絕對是真實的。
一個武將受到皇帝如此禮待,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吧。
“不得不說,我也有點羨慕這常遇春了啊。”
岳家軍營中,岳飛搖了搖頭,嘆息道:
“洪武大帝朱元璋能如此成功,打下蒙元,奪回我大宋幾百年來都沒有奪下的燕云十六州,恢復漢民族政權,這是有原因的啊。”
“武將能得到朱元璋的如此信任,哪怕馬上就要戰死沙場,也沒什么遺憾了吧。”
“身為一個將士,能得到圣上的認可,比什么都值得啊。”
“只可惜我大宋,沒有這樣的君王啊。”
“我岳飛多次向圣上請示,一定要抗擊金賊,不能聽信秦檜那等奸臣的饞言,但圣上就是不信任我啊。”
岳飛很無奈。
若是他能有常遇春這樣的待遇,受到趙構那狗皇帝的信任。
就算改變不了大宋弱小的實力,但至少,情況也會比現在好多了。
“哎!沖鋒陷陣如何?久經沙場屢立戰功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比不過文臣的一張嘴。”
大明。
民族英雄戚繼光看到此處,也是羨慕萬分啊。
此時的戚繼光,心情很難受。
這是因為朝廷里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后,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戚繼光不應該放在北方,于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
一個武將,不能為朝廷,為天下蒼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是倭寇還沒有除干凈,朝廷就把戚繼光下放,這讓戚繼光很無奈,很絕望。
“哎!不愧是洪武大帝啊,這般格局,蓋古始皇、武帝能比也。”
“若是當今陛下能向洪武大帝信任常遇春一樣信任于我,那該有多好啊。”
“東海的倭寇正是猖狂之時,我大明百姓正在被倭寇侵擾,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陛下怎么能聽信他人饞言,將我下放呢?”
“哪怕我戚繼光戰死在與倭寇交戰的戰場上,我戚繼光也沒有任何的怨言啊!”
“只是如今將我下放,我的一腔熱血和為國為家效力的本事得不到舒展,才是最大的無奈啊。”
戚繼光雙眼閃著淚花。
很是無奈。
可再無奈,他又能做什么呢?
身為臣子,不就是這樣的嗎?
【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南方基本就被朱元璋給平定了。】
【南方平定后,朱元璋開始將目標轉向北方的元朝大本營。】
【于是,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