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長吃力地固定著兩邊的血管,汗慢慢地溢滿了全身。
他的表情也越來越驚恐。
在顯微鏡下,蘇辭的縫線依舊無比流暢……
手掌側有淺筋膜,淺筋膜中的脂肪組織富于彈性,不容易縫合,但是蘇辭只是在上面輕輕點過,線就穿過去了。
被纖維束分割出來的皮下脂肪墊也無比輕松,被縫線牽拉在了一起
皮下的血管、淋巴管、等等,在持針鉗的帶動下,吻合在一起,蘇辭則是在吻合的一瞬間輕輕地壓住血管,另一只手迅速過線,將血管連接起來。
“創面出血。”李院長提醒了一句。
蘇辭點頭,吻合完了標記好的最后一條動脈。
“創面出血是好事,接下來開始吻合靜脈。”
蘇辭讓護士擦了擦汗,閉了閉眼睛。無影燈的光線很亮,長時間聚精會神眼睛很容易疲勞,但為了良好的術野不得不如此。
片刻后,蘇辭重新開始縫合。
指頭端開始出現出血是好預兆,說明吻合的動脈已經可以允許血流通過,接下來再將靜脈吻合,使得這些流經的血管重新返回心臟,手指處的血流循環就建立了
靜脈的管徑較粗,所以縫合難度比動脈要小一些。
吻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直接進行端端吻合,或者把某一段比較細的血管套入大血管內,進行套入吻合等等
普通的血管倒是好說,無非就是把兩根血管接在一起,難受的是網狀血管。
這種血管很難判斷哪根是動脈,哪根是靜脈,教材上關于動脈和靜脈的特點、區別說得很明白,真要到了人體身上看,想要辨別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一旦分錯了,原本流入心臟的靜脈血跑到了動脈里面,就會使得血流循環崩潰。顯微鏡下,蘇辭仔細地分辨著各種血管。
血管移植術,加上這么多大手術的知識,讓蘇辭對血管的特征了如指掌,一些細微的差別在蘇辭眼里看去簡直就是寫了
“這是靜脈”
“這是動脈”一樣
.李院長在顯微鏡下看的臉都白了。
“蘇辭,你慢點,我還沒看清楚這條血管長什么樣你就分完了?”
蘇辭:“看它長得好不好看?”
李院長:……
“你繼續分吧……你確定你沒有分錯?~”李院長有點擔心。
他仔細地檢查了三條網狀血管,發現確實跟蘇辭的判斷一致,而檢查的時間里,蘇辭又分完了八根
三你八。
李院長不信邪地又仔細分辨了兩根,依舊沒有錯誤。
“你究竟是怎么分出來的……”
李院長忍不住好奇了。
他是手外的專家,全省聞名,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清楚知道這玩意兒完全就是靠著經驗積累出來的……他一個二十六歲的家伙,哪兒來的經驗?
蘇辭眼睛盯著網狀血管,道:“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我一摸到他們,他們就會尖叫,如果是有彈性的動脈,她們會發出啊啊啊的叫聲,如果是很粗很大的靜脈,他們會發出唔唔唔的叫聲。”
李院長:“你快點分,不要說話了。”
蘇辭一笑。
“完成了,開始縫合吧,李院長,麻煩把顏色相同的絲線固定起來。”
蘇辭道。
李院長默默地點著頭,瞅著顯微鏡,小心翼翼地將血管吻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