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沉思片刻“但陛下和武后并不相信,也不會以此治罪。”
蘇大為搖頭道“有些事,事實真那么重要嗎我看未必。”
屋內靜到極點,只有李博變得粗重的呼吸。
“設局之人,目地自然是武后,但何嘗不是圣人,現在從結果看,自然只是虛驚一場,可若真的被他們得手呢”
蘇大為臉龐抬起,看向李博。
他的雙眼,仿佛有一種看透人心的力量。
李博先是一怔,接著大汗淋漓。
若當夜圣人真的有個三長兩短,那會如何
大唐群龍無首。
武后不足以掌控朝局,甚至有可能被人順手一起除掉。
而那時,太子李弘按流程,將會被大臣輔佐登基。
但,李弘畢竟年幼,是否真能掌控朝廷
朝中那么元老功臣,門閥、高門,連圣人與武后聯手彈壓尚且有些不足。
年幼的太子,又如何能穩住局面
真到那時,一個不好,就會重現南北朝的局面。
分崩離析,或者權臣篡位,都不是不可能的。
到那時,唯一能助武后和太子穩定局面的,只有蘇大為一人。
李勣年老,半只腳踏進棺材了。
蕭嗣業因為出身江南氏族,其實不被陛下和武后深信。
而且也是黃土快埋脖子的人了。
太宗時的名將武臣,死的死,老的老,環顧長安,能鎮住局面的,可能真沒有誰比蘇大為更合適。
但,因為私闖宮禁者有蘇大為昔日麾下隴右老兵。
蘇大為難以洗涮自己的嫌疑,很可能在大亂之初,就被人彈劾治罪,甚至以罪夷九族,至不濟也是個判流放千里。
一想到這一切,李博渾身汗毛倒豎。
只覺自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圈。
當時不覺得如何,直至此時,方才透過蘇大為的視角,看到此事的陰險與可怕。
難怪武后和圣人在事后大肆封賞阿郎。
并且向滿朝文武認定,兵部尚書只有蘇大為可當。
想必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兇險。
政爭,從來便是你死我活的。
便如昔年“玄武門”之變。
“布局之人,好毒的手段,好深的心機。”李博喃喃道。
蘇大為輕輕轉動著茶杯,并不想在此事多談下去“我懷疑右相都只是幕后力量的棋子,但現在說這些也沒什么意義,此次若不是我帶著消除蜀中大疫的功勞,而且獻上滅疫之法,恐怕也難脫身。
而且那一晚,我收到消息雖晚,但還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算是不幸之大幸。”
李博看了他一眼,知道他說的最正確選擇,是不顧嫌疑,第一時間以秘道入宮。
其實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選擇。
說更直白一點,究竟是要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
昔年秦王在王殿被荊柯刺殺,因為劍長一時不能拔出,只能繞柱逃命。
而滿殿的大秦武卒,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荊柯揮舞著徐夫人匕首,而不敢上去救秦王。
為什么
真當他們全都被點了穴
并不是啊。
按秦律,若大王無召,任何人近大王身前五十步,誅。
當時站在滿唐的秦朝大臣和武卒,不是不想救,也不是沒能力救,而是知道,自己這上去,腦袋就保不住了。
沖上去救,能不能救下秦王
毫無疑問。
就憑荊柯那三腳貓的功夫,任何一個大秦武卒上去,至少可以極限一對一。
若多上來幾個,荊柯當場就被拆成零件了。
但是事后呢
秦王會如何獎賞這些違律的秦卒
你以為會賞爵賞金嗎
并不會。
那自然是按秦律,借汝人頭一用。
順便把家族老小,再判個砌長城,雙贏。
鬼才愿意上去救秦王。
不去救,最多被贏政心里罵罵咧咧,至少腦袋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