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早準備了“紅景天”,準備應對高原反應,但大軍費盡千辛萬苦,艱難跋涉,還是很難適應。
一路上不知病倒多少。
足足花了九個多月,才到達武威。
這可怕的遙遠路途。
然后
戰吧
一次次精心謀劃,一場場情報收集,一次次博弈,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啃下來。
這次征戰,太不容易了。
代價,也太慘重了。
身邊的袍澤不知多少倒在征吐蕃的路上。
許多軍中中下層將領,自己熟悉的面孔都消失在這一役。
連趙胡兒他們也
為此,阿史那道真差點真的就翻臉了啊。
好不容易打破吐蕃。
但是,該來的始終會來。
蘇定方,還是在最后時刻,突然病亡。
扶著老師的靈柩,蘇大為開始返回長安之路。
可不曾想,入蜀之后,又接到朝廷的旨意。
將他行軍總管一職撤去。
令他入蜀中黃安縣為縣令。
李治,果然還是那個李治。
論帝王心術。
李治從來沒輸過。
怎么辦
被撤熊津都督時沒反。
被撤都察寺卿時沒反。
總不能在眼下,這種局面下反了吧。
蘇大為變得無比順從。
好像是被磨平了一切棱角。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或許是吧。
對著巴山楚雨,他內心對聶蘇,對柳娘子的思念。
又有誰知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不干了。
再也不干了。
蜀中治疫,是他為這個大唐,為圣人李治,也為武媚娘阿姊,做的最后一件事。
在心里,他已經決定,做完這件事,便要不顧一切,回家,回家。
他累了。
身累,心更累。
大唐,是圣人之大唐。
非蘇大為之大唐。
他身為唐人,無意去推倒大唐,去做親者痛,胡人快的事。
但他也真的累了。
就到這里吧。
一次次帶著希望,一次次希望破滅。
他終究意識到,想要改變這個時代,憑自己一人,永遠不可能。
而大唐,也或許并不需要自己的改變。
做皇帝
不是沒想過。
但也只是想想。
那不是除掉一個李治就可以的。
而是要從上到下,將所有的秩序、人,血洗一遍,重新整合,才有可能改變成自己的東西。
那不光是殺人就能辦到的。
而是要做深入的社會改革,權力重組。
否則只會無窮無盡的撕裂下去。
要么自己成為全大唐之敵。
要么自己一怒血洗朝廷。
然后大唐各州分裂,軍閥權臣四起,群雄逐鹿。
然后胡人再一次亂華。
有意思嗎
若這么做,今后數十年,自己就被綁在那張龍綺上,為這個帝國千千萬萬子民,耗盡每一滴心血。
最重要的是,不會有人感激。
所有人只會在背后戳著他的脊梁喊看,那個暴君,那個篡臣大唐并無失德之處,圣人李治乃有為明君他這個叛逆之臣。
是的,那是一定會出現的。
天下民心,天命還是在大唐啊。
哪怕歷史上武則天另立武周朝,但武則天最后還是得還政于李唐。
為何
天下這么大的事,是一個人能干完的嗎
真到哪一步,只怕身邊兄弟,第一個會跳出來反對。
與自己決裂。
與其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