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開頭說的都是場面話,真正的戲肉,還在后面。
程知節找自己究竟要說什么?
“阿彌,我命你去金山南面刺探軍情,你該不會怪我吧?”程知節突然說了一句。
這句話,不但令蘇大為詫異,就連程處嗣和程處亮兩兄弟,都是大惑不解的看向程知節。
身為大總管,但下軍令就是了,何須向下面解釋?
更沒必要請蘇大為喝酒,搞出這么大陣仗來吧?
古怪,實在是古怪。
蘇大為微微一愣,誠懇的道:“身為斥候營副營正,此乃份內之事,大總管多慮了。”
“嗯,那就好。”
程知節舉杯,向蘇大為示意,兩人又喝了一口酒,程知節才繼續道:“南面是西突厥的勢力,到那邊,一切要靠你自己,要多多小心。”
“屬下知道。”
“年輕人就應該有朝氣,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如你現在這般,如初生之虎,不畏危險。”
程知節似是想起了往事,臉上煥發出神彩,摸著胡須道:“我還記得那盜賊橫行鄉里,我組織起一支隊伍護衛鄉民,后來瓦崗寨興起,我又投靠了瓦崗……
這一切現在回想起來,還好像在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大總管……”
“阿彌,你知道馭下之道嗎?”
“馭下?”蘇大為感覺有點暈,好像程知節的話題一直跳來跳去。
“馭下,便是用人之術,太宗在世的時候,最擅于發現人才,我記得當年征高句麗回來,太宗便曾對薛舉說過,不喜得高句麗,而喜得良將。”提起唐太宗,程知節臉上現出神往之色。
“太宗用人之道,是我一直敬佩的。
太宗用人以專,讓專長的人做他們擅長的事,比如魏征果斷敢言,太宗便任用他為諫議大夫。
太宗用人以長,曾說過仁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拱角,無曲值長短,各種所施。
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將無棄才,明主無棄士。
不以一惡忘其善,不以小瑕掩其功。
太宗用人以信,在太宗征高句麗時,房玄齡受命在朝輔政,有人離開長安在太宗面前密告房玄齡謀亂,太宗對告密者立殺之,對房玄齡信而不疑。”
蘇大為叉手道:“謹受教。”
程知節這番話,完全是一副長輩指點后輩的口吻。
蘇大為也得擺出端正態度來。
當然,太宗這些用人之道,都是真的。
蘇大為還知道一件關于契苾何力的舊事。
契苾何力是大唐有名的蕃將,原為鐵勒契苾部可汗,率部歸順大唐,受太宗重用,授左領軍衛將軍。
貞觀十六年,太宗派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并安撫其部落。
當時九姓鐵勒之一的薛延陀勢力強大,契苾何力部落想歸附薛延陀,契苾何力十分震驚的說:“大唐天子待我們如此厚恩,為什么還要叛離呢?”
契苾何力部落的人將其捆來送到薛延陀,扔在真珠可汗乙失夷男牙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