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外,無數人猜測著天子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在與蘇大為說些什么。
紫宸殿貴為內殿,等閑人一般沒資格進入。
除非是李治親信重臣,又或者是武媚娘這邊的重要親族。
更何況今晚,是單獨召見蘇大為。
意義非比尋常。
跟殿外無數人猜測著內景不一樣,殿內十分的安靜。
殿角的香爐煙氣裊裊,一種能寧神和舒緩疲勞的香氣,在紫宸殿飄動。
淡淡的白煙如仙鶴,如異獸,又如傳說中的仙家洞府一般,寧靜而深邃。
李治沒說話,蘇大為也是恭敬站在階下,靜靜等待著。
在禮數上,絕不會有任何不周道。
哪怕是真的親戚,對面的是天子,做臣子的也不能有任何失禮。
何況自己只是武媚娘認的“弟弟”,并無血緣之親。
李治瞇著眼睛,透過香氣打量著蘇大為,似乎終于將呼吸調勻,不像方才那樣喘了。
他像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嘴角微微翹起:“阿彌,你聞這香如何?是吐谷渾的蕃使進貢給朕,據說出自大食,最能安神,朕用了感覺頭痛都好了許多。”
武媚在一旁,伸手握住李治的手,關切的看向他:“陛下為國事操勞太多。”
蘇大為不知道李治為什么要特地提到河西進來的香料,但他猜李治提起這個,必有他的深意。
果然,李治下一句就是:“去歲的時候,天山南疆又有外蕃叛亂,好在薛仁貴及時將其平定……多虧了大唐的將士們浴血奮戰,朕才能不斷開疆拓土。”
說著,他深深看了蘇大為一眼:“替朕穩定百濟的局面,阿彌你有功。”
“身為大唐子民,陛下的臣子,這些都是我份內之事,全靠眾將一心,阿彌不敢居功。”
蘇大為忙抱拳道。
開什么玩笑,領導說你有功勞,你不能真沾沾自喜啊。
先謙虛一下看看風向。
究竟是真心實意夸獎,還是欲抑先揚,得看清楚了再說。
李治看了看他,繼續說道:“你在百濟待了快三年,熟知那邊的情況,朕今天就是想問問你,對百濟那邊的看法。”
蘇大為沒有立刻回答,目光先是掃了一眼武媚娘,然后重新落回李治的身上。
這位大唐的天子,雖然身材胖大,有時候甚至連氣都喘不勻了。
但蘇大為絕不會對他有一絲的輕視。
李治的雙眼依舊明亮銳利。
代表著就算這位大唐皇帝正被家族遺傳的疾病所困擾,他的頭腦依舊清醒。
蘇大為知道自己不能猶豫太久,他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既然問起,臣就斗膽了,但臣年紀常輕,眼光和見識定然比不上英國公和邢國公,僅為在下一點淺見,愿陛下察之。”
對不住了,李勣老狐貍,還有師父蘇定方,只有抬出你們兩尊大神,替我分擔一下了。
蘇大為暗自想。
他這番話,還是在做伏筆,哪怕一會話說得不合李治圣意,那也是他“年紀輕”,眼光見識不如李勣和蘇定方。
李治可不能拿這話來治他的罪。
這話說出來,李治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錯愕,隨即搖頭,指著蘇大為喘氣道:“你……你這猾頭,放開了說,不管,不管說了什么,朕都不會計較。”
“謝陛下。”
蘇大為這才放下心來,稍微斟酌了一下道:“陛下問百濟之事,那就得和高句麗、新羅一起說。”
李治沒說話,扶手上的食指微動了一下,示意蘇大為說下去。
“前年蘇定方大總管雖然僅用不到一月時間,便攻下了百濟,盡擄扶余王族回唐,并于洛陽則天門獻俘,但是百濟內的叛亂力量,卻沒有徹底消除,僅數月之后,百濟扶余豐便在倭國的支持下,潛回百濟,并打出扶余王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