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永不背叛之心。
而黑齒常之更是赫赫有名。
為大唐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百濟歸化名將。
本人也是百濟大族族長。
有這兩人出馬,自然能拉起一幫人馬。
而且這兩人對大唐的忠心,毋庸置疑。
經得起歷史考驗。
武媚娘對蘇大為這番布置十分滿意。
“以高侃為總管,征召遼東各族為仆從。以黑齒常之和沙吒忠義入百濟,從側翼牽制新羅。以劉仁愿和程務挺從海路直擊新羅首府。
再以婁師德、王孝杰等人,擾亂倭國,使其無法助新羅。
整個戰略,出兵不過兩萬,而且以荊揚提供。
善!大善!”
武媚娘回頭看向李弘:“圣上,你以為如何?”
李弘早已喜不自禁,忙道:“兒臣之見,就依蘇郡公之策行事。”
武媚娘微微頷首:“不錯。”
她轉向蘇大為:“遼東的事定下了,西域卻又如何?”
凡事必有輕重。
相比遼東的癬疾之患。
西域方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曾經強大的波斯國,在大食的攻勢下,已經土崩瓦解。
連波斯總督都內附大唐。
而大唐在西域已經接連兩敗。
關中又逢天災,賑災尚未結束。
遠未恢復元氣。
就算是想抽調兵力,也無力可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這不光令滿殿文武重臣頭痛,令李弘頭痛。
就連武媚娘,也為此大傷腦筋。
總不能新帝剛繼位,便被大食人打到西域打破四鎮和安西都護府吧?
到那時,新政權的合法性,還有朝廷,必受質疑。
天下必生動蕩。
武媚娘雖然渴望權力。
卻也不希望,大唐衰敗在自己手中。
“蘇郡公,可有計策安定西域?”
面對武媚娘的詢問。
李弘充滿期待的眼睛。
左右宰相,以及四周六部官員,各軍將投來的目光。
身邊程處嗣、蘇慶節、程務挺投來信賴的眼神。
蘇大為并沒有急著回答。
而是走回到西域這一片的沙盤前,緩緩踱步,似在沉吟。
西域的情況不好辦。
若關中這幾年沒有受災,倒是能抽調力量,征召人手往西域。
但眼下,關中疲弊啊。
就好像后世那個日夜一樣。
天災驟臨。
古之豫州一日夜間,下的雨量等同于過去大半年的雨量。
一個小時內,便降下不亞于一百五十個西湖的水量。
這是天災,非人力所能改變。
而邁過千年時光。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在關中,也同樣發生這樣的暴雨。
而且是持續半年之久。
糧食絕收。
洪水肆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