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寺卿嚴守鏡忙上前道:“各地都頒布海捕文書,臣也派都察寺探員追查,但至今仍沒發現此人。”
“廢物!”
武媚娘冷哼一聲,眼中透出寒光:“不管用任何代價,一定要抓住此人,哀家要親自審問。”
“喏!”
蘇大為在一旁暗想:蕭禮這二貨以為自己是穿越者,便想顛覆他認為不公的大唐,想玩一場星星之火燎原的變革。
現在估計也是玩農村包圍城市那套,不知鉆到哪個鄉下地方蟄伏了。
但這家伙心術全用在這些陰謀上了。
根本沒有堂堂正正去做實事的念頭。
再說時移世易。
以如今大唐的識字率,你就算把全部高門貴族,滿朝公卿全殺光又如何?
把大唐推翻又如何?
沒有識字率,全部文盲的百姓,怎么在廢墟上建立起新秩序?
而就算能建立起來,又憑什么那些人不會腐化墮落,不會從屠龍者變惡龍?
沒有后世的工業革命,生產力上不去。
就始終是人吃人的世界。
資源就這么多。
不向周邊異族去掠奪。
便會內卷……
收起這些想法,蘇大為再次開口道:“關中乃天下根本,務必充實,臣建言,從湖廣抽調富余丁口,以實關中。
另外糧草從各地征調,只怕也無法填補關中缺口。”
這話還用你說?
戶部顏道禮,工部閻仲和眉眼一挑。
看蘇大為頗有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感覺。
論軍事,咱們不如你。
但戶部和工部的事,您老也別摻和了吧。
那是咱們的份內事。
左相閻立本抬頭看了蘇大為一眼,又看向新帝李弘。
卻見李弘道:“蘇郡公說的這些,朝廷都已經明旨在辦了。”
蘇大為點點頭:“臣還有一個幫助關中恢復元氣的想法,供陛下和太后斟酌。”
“講。”
武后大袖揚起,雙眼盯向蘇大為時,眼中別有深意。
關中受重災,雖不符合大唐和關隴的利益。
但對武媚娘和李弘來說,卻未必都是壞事。
至少,關中軍事貴族力量得以削弱。
這也意味著,對皇室的掣肘更少一些。
武媚娘行事,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這也是她明知蕭禮所做之事,有極大禍患,卻也沒有出言阻止的原言。
政治只講利弊。
并不看那些人命和數字。
只要目地達到。
死一些人,對站在帝國金字塔最頂尖的人來說,也不過是一些數字。
所以,阿彌,你可不要在這時給我出些妖蛾子啊。
“關中受災后,對西域的貿易往來也大損。臣建議,召在長安的西域胡商,命他們以糧草換我們的蜀錦、瓷器,百工。”
嗯?
李弘眼睛一亮。
武媚娘若有所思。
閻立本拈須不語。
六部官員小聲嘀咕。
片刻之后,閻立本上前一步,叉手道:“天后,陛下,臣以為,蘇郡公此計可行。”
這便是大唐版的鹽引策略嘛。
據說后世明朝曾有一年受災,守山海關的將士沒有糧食吃。
若從朝廷調撥糧草,費日持久不說,而且沿路消耗,等運到山海關,十不存一。
后來朝中重臣向皇帝建議,對天下商人下令,運糧到山海關換鹽引。